Part 1(第9/11页)
第三个故事,老人标注着:天书的存在,让人无力。
~ 1 ~
“您相信天书的存在吗?”
“天书?”
“是,天书。”
窗外天色阴沉,热得有些发闷。春风任性,不知躲在哪里犯着春困。
坐在对面的男人,紧皱着眉头。长发,蓄着胡须。说话时,他喜欢绞着双手,死死盯着你的眼睛,像是要把你看穿一般。
我清了清嗓子,还没开口,男人便起身,不客气地推开了窗户,惊得渡跃到了我的脚下。
“屋里太闷,我想透透气。”
“最近天气一直都闷,多些雨水就好了。”
男人不吭声,心不在焉地点了点头,当作回应。他在屋里踱了几圈后,问道:“一会儿我就在这个房间自杀?”
“哦,不是的。请您先登记一下,然后我会分配给您房间,在楼上。”
“登记些什么?”
“个人信息,包括您的遗愿,或是需要联系的亲友。”
“不需要,能直接上楼吗?”
“这恐怕不行。”
男人转了几圈,重重地砸在了椅子上。
“留下信息又有什么用?若无人能懂我的心意,那就又是一部天书。”
我不知该说些什么,只能起身,给男人倒了一杯水。氤氲的水汽,在杯口摇摇晃晃,我脱口而出:“起风了。”
窗外果然传来丝丝凉意,屋里的空气流动了起来,拂身而过,像是带走什么一般,竟觉得轻松。想来有这种感觉的不止我一人,坐下来的男人,也松弛了下来,靠在了椅背上。
“我曾经的梦想,就是破译一部天书,但事实却是,我亲手创造了一部天书。”
伴着低沉的风声,男人的讲述将我带到了隐藏着罗萨天书秘密的深山中。
~ 2 ~
罗萨教是一个充满神秘和传说的宗教,相传他们在后汉便已产生。世世代代的罗萨女巫,掌握着天地运作的规律和万物的奥秘。他们用独有的象形文字,在陡峭的石壁上留下关于罗萨教的记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天书。这种带有未知色彩的事物,一旦接触,你便很难再不受到它的影响。我受身边朋友的影响,了解到罗萨教。毕业后,我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组成了一支业余的天书考古队,进军大雾弥漫的汤峪峡谷,寻找传说中失落已久的罗萨文明。
寻找天书是艰难的,尤其是我们这种业余队伍。在深山里跋涉五个昼夜后,队里的女孩子就都有些吃不消了。一想到罗萨教本就是历史传说,虽有所谓的证据,但并不具有可信度,大家便都萌生了退意。然而命运总是捉弄人,转折点出现在我们准备撤出深山的前一夜。
由于连绵不断的雨水,山路格外难行,长满青苔的石头更是接二连三地让我们吃了不少苦头。行至半途,六个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挂了彩,狼狈不堪,但好在并无大碍。
然而,意外突然发生,在第二个峭壁转弯处,同行的一位女孩,因为体力不支,眼前一黑,摔了下去。虽然被相连的安全绳牢牢拉住,但怎么在极为狭窄的小路上把她拉上来,成了难题。
正在我们焦头烂额的时候,挂在峭壁上的女孩,突然大声喊着:“天书!这是天书!这里有天书!”
虽然半信半疑,但听着女孩兴奋的喊声,大家都动了心。恰逢向导也提议,将安全绳固定在峭壁上,然后逐个滑下,或许还能找到更易行走的小路。
于是,我们五人在向导的指挥下,齐齐滑到峭壁半腰。果然,看到了一个纵深五米左右的山洞。临近洞口的峭壁上,刻着一些稀奇古怪的图案,的确与我们在翻阅的资料中所看到的罗萨天书相似。
大家一扫连日来的颓丧,兴奋不已,迫不及待地借助工具,滑进洞内。大家都掏出包内的相机,手忙脚乱地拍着。
或许是罗萨女巫保佑,返程的路上,我们格外顺利,再没有意外出现,甚至还比预计提前一天告别了瘴气弥漫的峡谷,回到了充满人间烟火的城市中。
~ 3 ~
看着由我们自己发现、收集的罗萨天书,铺满整整一床。我便向其他五人提议,关于此行发现的有关罗萨天书的秘密,谁也不能说出去。原因很简单,当时年少轻狂,我,或者说我们,都想成为破译罗萨天书的第一人。
但是,事与愿违。当我们还沉浸在发现罗萨天书的自满中不知所以时,另外一支更具专业性的考古队也紧随我们,发现了隐藏在汤峪峡谷中有关罗萨天书的秘密。
与之相比,我们拍摄的资料,无论从完整性,还是专业度上,都与之相差千里。所以,在更为先进的技术和更为雄厚的财力支持下,罗萨天书的破译工作理所当然地被别人抢占先机。而我们作为罗萨天书的首批发现者,不但无人知晓,更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