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下 人呜咽(第18/22页)
杨飞蛾跑到门口,巷子里已经没有了钟七的身影。
杨飞蛾把大门关上了,然后坐在一张藤椅上,听着屋外呼啸的寒风,耐心地等待着钟七的回归。
钟七焦虑地走向河堤,本来高大粗壮的身躯佝偻着。他站在河堤上,听到了风中传来的泣哭声……是谁在哭?钟七的脑海穿过了一缕恐惧。他想往回走,可来不及了。河堤上一个人也没有,他想这么冷的天,人们都龟缩在家里烤炭火,有谁会来到这凄凉的河堤上呢。钟七还是发现了人,远远望去,他看到有一个身穿灰色长衫的人,站在五公岭的乱坟坡上。那不是他从镇上请来的画师宋柯吗?难道哭声是宋柯发出来的?
钟七突然想,如果当时不去县城里找画师,他就不会去逛县城里的窑子;如果不去逛县城里的窑子,他也许就不会得脏病;如果不得脏病,也许……钟七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世界上那有那么多假如呢?可他想不明白为什么宋柯会在那个乱坟坡上哭泣。
钟七还是十分的焦虑,心里像燃烧着一团火。
这时,他隐隐约约地听到了箫声。
凄婉的箫声。
隐隐的泣哭声还在继续。
箫声和泣哭声混杂在一起,钟七更加的焦虑了。
钟七在莫名其妙的焦虑中走下了河堤,如果他刚刚出来时不知道自己出来的目的,那么,现在,他知道自己想走过唐溪上的小木桥,到乱坟坡上去,听宋柯吹出的箫声,他还有了一种和宋柯说话的冲动,至于要和宋柯说什么,他还没有想明白。
钟七走到小木桥上,没有走几步,就觉得自己大脑一片晕眩,他一脚踩空掉落溪水之中……
钟七就这样死了,发现他尸体泡在浅水里的是宋柯。钟七死后,唐镇没有人同情他,他的尸体也只是被钟姓族人草草的埋掉了,给他送葬的只有杨飞蛾一个人。他的两个儿子得到他的死讯后,只是叽叽的冷笑,因为他们是孩童,没有谁在意。钟七的死还是让唐镇的人感到蹊跷,现在是枯水季节,唐溪里的水流很弱,最深初也不会没过腿肚子,况且钟七死的地方的水刚刚好没过脚踝。这样的浅水怎么就把五大三粗的钟七给淹死了呢?
这是一个谜。
尽管有人说,是沈文绣的鬼魂把钟七的头按在水里呛死了他……
20
钟七死的这个夜晚,变得无比的漫长和冷酷。杨飞蛾孤独的坐在钟七的卧室里。听着屋外的尖锐的风声。风声中有哭泣的声音,可她没有哭。杨飞蛾从来没有如此平静过,她已经没有了泪水。杨飞蛾的嘴角挂着一丝冷静的笑意,目光在穿越时间的迷雾。
房间里的油灯突然飘摇起来。
杨飞蛾仿佛听到了一声微弱的叹息。
她知道,这不是她自己的叹息,也不是钟七的叹息,而是另外一个女人的叹息。
杨飞蛾冷笑了一声说:“你该满意了吧,钟七也死了,你不应该再有恨了,如果你恨我,你就连我的命也一起拿走吧,我不会再害怕了,我总算过了一段人过的日子,我满足了。”
说着,杨飞蛾站起了身,来到一个柜子前,打开了中间的抽屉,从里面翻出了钟七藏在里面的沈文绣的画像,然后坐回到了藤椅上,愣愣地看着沈文绣的画像。
卧室里突然变得异常的寂静。
杨飞蛾可以听到自己平静的心跳。
还有呼吸。
杨飞蛾对着沈文绣的画像说:“宋画师不愧是高手呀,把你画得如此逼真,虽然还有些不足。我看来是没有这个福气,让宋画师给我画像了,唉,人和人到底还是不一样。不过,我丝毫没有妒忌你,我该得到了已经得到了。你去找钟七的魂去吧,他已经不在我身边了。”
杨飞蛾说完,就把画像放在油灯上点燃,直到画像燃尽,最后一缕青烟飘散。杨飞蛾听到有细微的脚步声由近而远,消失在风中……
21
这个夜晚对宋柯而言,是个难熬之夜,一连两天,他没有等来凌初八的召唤和那条为他引路的青蛇。宋柯烦躁不安,这些日子他只要不到凌初八的小木屋里去,就会烦躁不安,也许是凌初八给他补得太过火了,宋柯的欲火得不到有效的排泄。宋柯满脑子都是凌初八的影子,他的心里已经很少苏醒的位置了,苏醒这个他的初恋情人已经被他淡漠了,尽管当时,他是为了了她而离开上海的,而不是为躲避战火。
寂寞难耐的时候,他真希望床底下附在画像上的那些鬼魂出来和他说话,可那些鬼魂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了,这让他在烦躁不安中有了某种怅然的失落感。宋柯凝视着飘摇的小油灯,希望那火苗中出现某中希望。
突然,楼下传来了有节奏的敲门声。
谁会在这样的深夜里来敲他的门?是三癞子?还是谁家又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