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尘归尘,土归土(第9/10页)
带上两个匣子,荆轲和秦舞阳入咸阳宫觐见秦王。
接受完细致的搜身后,两人分别手捧装盛头颅和地图的匣子,来到大殿之前等候。
很快,秦王嬴政宣燕国使者进殿。
在秦国群臣的注目下,荆轲镇定自若地步入大殿。
秦舞阳紧紧跟随在荆轲的身后,看了看两侧威严肃立的群臣,心里忐忑难安。这位名震燕国的勇士,竟然手足发抖,脸上流露出了惧怕之色。大殿内的群臣发现了秦舞阳的不对劲,都投来了奇怪的目光。
荆轲看了一眼秦舞阳,上前替他向秦王谢罪,说道:“北蕃蛮夷之人,未曾见过天子,是以心惊胆战,望大王稍加谅解。”
燕国来的使者吓得脸色发白,更显秦之威严,秦王嬴政对此倒颇为满意。他没有多想,命荆轲将督亢地图取来。比起樊於期的首级,他更加渴望得到燕国的土地。
荆轲打开秦舞阳所捧的匣子,取出地图,双手捧持,毕恭毕敬地走上台阶,来到嬴政的面前,垂首跪地,将地图奉上。
嬴政拿起地图,缓缓展开,目光在地图上游移,脸上满是得意之色。
地图即将全部打开之时,徐夫人毒匕便露了出来。
图穷匕见,荆轲当机立断,左手一把抓住嬴政的衣袖,右手猛地抽出徐夫人毒匕,一跃而起,刺向嬴政。
嬴政反应迅速,惊骇之余,挣扎着往后躲避。可是他的衣袖被荆轲死死地扯住,根本躲不开这一刺。
眼看徐夫人毒匕泛着青光,就要刺中嬴政,却听“嗤”的一声响,衣袖在嬴政的奋力挣扎和荆轲的死命拉拽下,竟然从肩膀处裂开,断成了两截。嬴政因为惯性向后倒退,堪堪避过了徐夫人毒匕的锋芒。荆轲竭尽全力的一刺落空了。
一刺不中,二刺即出,荆轲立刻向嬴政杀去。
嬴政惊魂未定,急忙伸手去拔御座旁的宝剑。可是荆轲来得太快,嬴政根本来不及拔剑,徐夫人毒匕便刺到了身前。嬴政只好缩回手臂,向旁边躲闪。荆轲不依不饶,继续追击。嬴政手无寸铁,万般无奈之下,只能绕着旁边的铜柱躲避荆轲。
突如其来的剧变,把大殿内的秦国群臣吓傻了。进入大殿的群臣,不能携带武器,那些持有武器的侍卫,全都在宫殿外的台阶下列队而立,没有秦王的命令不能上殿。
眼见嬴政被荆轲追杀,情势危急无比,群臣来不及召唤阶下的侍卫,仓促之间一拥而上,有的围住了秦舞阳,有的则冲向荆轲。
只要徐夫人毒匕刺中嬴政,哪怕只是伤及皮毛,便足以令嬴政中毒丧命。
可几次眼看就要刺中,却都被嬴政在千钧一发之际避开。
成败就在毫厘之间,只差那么一星半点。
可荆轲却始终越不过这一星半点的距离。
群臣已经冲了上来,侍从医官夏无且冲在最前面,拿起手里的药袋,对准荆轲砸了过去。
荆轲急忙抬手一挡,将药袋打落在地。
就是这眨眼间的耽搁,嬴政得到了喘息的机会。他急忙冲向御座,再次向宝剑伸出了手。
荆轲疾步追去,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嬴政刷地拔出了宝剑,回身便是一剑,砍向追来的荆轲。
剑长匕短,荆轲又冲得过猛,根本躲避不及,顿时被利剑斩断了左腿!
荆轲站立不住,向地上倒去。
倒地之际,他奋死一击,将徐夫人毒匕掷向嬴政。
嬴政急忙往右边一闪,徐夫人毒匕刚好从他的耳边掠过,击中了身后的铜柱。
趁着荆轲失去武器,嬴政手起剑落,向倒在地上的荆轲连砍了八剑。
荆轲浑身是血,却大笑起来。
他在笑这命运,笑这造化,也在笑功亏一篑的自己。
大殿外的侍卫虽未受到召唤,但知晓殿内发生剧变,不顾一切地冲了进来,将荆轲和秦舞阳双双斩杀。
在堂堂大秦的土地上,在自己的咸阳宫中,居然遭到了燕国刺客的刺杀,秦王嬴政雷霆震怒,立即增兵前线,命令王翦率军伐燕。秦军一发,势不可挡,很快攻陷了燕国国都蓟城,燕王喜被迫退守辽东,秦军继续紧追不舍。
燕王喜认为秦军伐燕,完全是由太子丹的谋刺阴谋引起,于是诛杀太子丹,献首求和。但这只是苟延残喘一时,最终还是没能逃过灭国之祸。
秦王嬴政始终不忘荆轲行刺一事,即使在吞灭六国之后,他立号为皇帝,成为天下之主,仍然愤恨难消,下令通缉太子丹和荆轲的门客。
作为荆轲的至交好友,高渐离只好更名改姓,隐藏在宋子城里。
高渐离思念好友荆轲,常常想起易水边的别离,想起与荆轲最后一次击筑唱和时的场景。每每念及于此,他心中便悲苦难受,只能靠击筑来宣泄悲伤。那些听到他击筑的人,被筑声中的悲伤情绪感染,忍不住伤心落泪。高渐离击筑的名声自此在宋子城里不胫而走,富人家争相请他去府上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