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6/27页)
“这就是文化联盟。”安娜给了马丁一个无奈而又宽容的眼神,“他们就是不喜欢见到我们在书桌前埋头写作,总能搞出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塞满我们的日程。”
“其中一项安排是与蒂姆希茨少校共进午餐。”马丁忍不住辩解道。“原来如此。那这个约你肯定是要赴的,他直接主管我们的工作。”
安娜拍了拍亚力克斯的胳膊,鼓励道,“我们的国家不会永远都是这个样子,现在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他们想做的事情——拆掉工厂,掠夺战利品等,但德国绝不可能被他们永久占领。统一社会党真挺不容易的,外面的人都说我们是马屁精,整天只会跟在苏联后头转悠,可是除了顺从,我们还能怎么办呢?再耐心等等吧,总有一天,我们会拥有一个属于德国人的政府。想想好的方面,至少在苏联人撤走时,他们会给我们留下一个工人阶级当家做主的国家。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有德国特色的构想,马克思在构建他的理论时,从未忘记过他的祖国。我总是在想,如果社会主义革命一开始发生在德国而不是苏联,事情的发展又会有怎样的不同呢?我们且往后瞧着吧。”她终止了这个话题。坎贝尔真的希望听到这类在苏联广播里不断重复的论调吗?她重新开口道:“去吧,好好享受与蒂姆希茨的午餐,他是个非常有教养的绅士。布莱希特说,蒂姆希茨经常令他想起欧文·托尔伯格。”
听到这个名字,亚力克斯挑眉惊讶道:“布莱希特压根儿不认识托尔伯格。他到加州的时候,托尔伯格都已经去世好多年了。”
安娜扑哧笑了,叹道:“布莱希特这个人,总是这个样子。对了,你的太太在这里吗?我想见……”
亚力克斯立马回答:“没有,她现在在美国。她是美国人。”
“哦,这样啊。”安娜察觉到亚力克斯的敷衍含混,也就不再追问下去,“等你在这儿都安顿好了,有机会再接她过来。”
“是的,以后再看看有没有机会吧。”以一个善意的谎言为这个话题画上句号。
亚力克斯察觉到有人在他身侧徘徊,他随即转身,见到是一个戴着金丝眼镜、乌黑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年轻男子。
男子开口道:“看来你没有认出我。”
亚力克斯仔细地上下打量他,严肃的神情、深邃立体的五官,他试图想象着这个男子15年前的模样,但很遗憾,他连哪怕一丝模糊不清的轮廓都没有印象。“我很抱歉。”
“还是认不出来吗?不过这也不奇怪,谁会去记得一个小弟弟呢?这是一个提示哦。”
亚力克斯再次努力地搜索脑海中残存的记忆,但仍一无所获。
“没关系,我不怪你。我那时只不过才10岁,跟以前比起来,现在的变化太大了。”他伸出手,自我介绍道,“马库斯·恩格尔。”
“库尔特的弟弟?”亚力克斯眼前又闪过库尔特的头倚靠在艾琳膝上时的亲密画面。
“你终于想起来了,是的,他是我哥。可能那个时候你都没有注意到我吧,不过我可是对你很熟悉,应该说我对库尔特的朋友都很熟悉。”他又转头跟安娜打招呼,“你好,西格斯同志。我们还没有见过面,但你的照片我可是看过好多次了。”
“希望我本人和你在照片上见的没有差太多。”安娜笑说,“好了,我先走了。你们两个好好叙叙旧吧。”临走时,她再次握紧亚力克斯的手,说,“真的很开心你肯回国和我们一起奋斗。我会让马丁安排我们的下午茶之约的。”
马库斯望着她离去的背影,称赞道:“她真是一位好同志!要是有更多和她一样的人就好了。”
亚力克斯有点儿意外,问道:“难道没有吗?”
“我指的是那些流亡回来的人。他们在西方国家待了太长时间,多多少少都受到西方腐朽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西格斯不一样,她完全没有被资本主义腐蚀。”他朝亚力克斯微微一笑,“或许,你也跟她一样。不管怎么说,你回来就是好事一件。”他顿了下,犹疑着开口问道,“据说你妻了没有跟你一起回国?她留在美国了?”
马库斯是今晚第三个提起这个问题的人。只不过,马库斯的语气中带了一丝讯问的气息,也许是为了什么档案之类的。亚力克斯瞬间提起戒心,眼前的马库斯不似库尔特那般粗犷急性;相反,他显得很克制,警察般锐利镇定的双眼似能看穿一切,刺透人心。
亚力克斯回答:“是的。”
“希望你们分隔两地的状况不会持续太久,因为这对一个家庭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马库斯的这句话看似纯良无害实则意有所指,他就像一个深藏不露的猎人,抛出诱饵正静待亚力克斯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