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怨恨地蠕动(第5/7页)

“少年队员?是不是樽崎先生。”

“对,是樽崎,那次他邀请我参加少年队员组织的房友会,我想现在不管参加什么组织都没有意思,拒绝了。”

兜了个圈子,又回到原来的话题上了。

第二节

画友禅染的桥爪画家,活体解剖杨君里弟弟时也在场,而且桥爪又同奥山谨二郎十分亲密。奥山谨二郎虽然没有参加解剖,但写出的诗句却生动形象,令读者身临其境。

栋居几乎访遍了“731”原队员,但似乎这些人在故意转移栋居视线,说的都是过去的罪孽,同杨君里和奥山的死毫不沾边,这使栋居很焦急、烦躁。但是沿着原队员之间的关系顺藤摸瓜,栋居逐渐看出了731部队的真面目。731部队的黑幕后一定隐藏着同杨君里、奧山死亡有关的秘密。

焦急之中,栋居预感到一个重大发现的前兆正在萌发,而突破口就潜藏在这一系列的连锁关系中。

回东京后,栋居再次同樽崎取得联系,向他打听桥爪的情况。

樽崎在山梨县胜沼镇经营果园。他回答栋居的提问说:“那还是五、六年前的事,在房友会的一次聚会上,无意中不知听到谁说的。现在还不知道他是否住在那儿呢?”

“把老地址告诉我就行。”栋居想,可以从老地址再查。樽崎说桥爪住在富山县妇负郡八尾镇西街。

对栋居来说,这次是再访八尾了,上次有横渡同行,此番只是一人。已经过去四年了,那次横渡曾说:“要不是这类案子,今世不会再来此地了吧。”现在回想起来,栋居十分感概。

此次去八尾,正值十月末,比上次的季节稍早一些。八尾镇秋色浓郁,镇中处处笼罩着金秋的气息。桥爪的家在井田河对岸,是靠山的镇子边缘。这个山镇建在起伏幅度较大的段丘上,井田河把镇子分为两半,靠山的叫“上手”,靠车站的叫“下手”。“上手”又分成东西平行的东街和西街,街面在坡度不大的山地上向大山方向伸延。这里是成片的低矮瓦房,一派山镇的景象。

栋居按照那个陈年地址,总算找到了桥爪家。向桥爪家属说明了来意,递上名片要求见主人,被对方拒绝,但栋居知道桥爪在家,于是便缠磨起来。

侨爪家并不大,大概栋居的说话声传到家里,被桥爪听见,主人走出屋子,出现在捺居眼前——一位六十上下、看上去很倔的老人。长长的眉毛下,隐藏着一双细小的眼睛,目光炯炯地盯着人。尖尖的颧骨被太阳晒得黑里透红。令人奇怪的是右手戴着白手套,好象手受伤了似的。

“听说您是专程从东京来的,可惜我什么都不知道,战争年代的事早就忘了,您还是回去吧。”老人的口气很谨慎,但毫无妥协的余地。栋居再三请求,桥爪依然如故。

“老爷,进来说吧。”家眷看到二人在门口顶起嘴来,便插嘴道。

“进去说?不行。”桥爪顽固的态度没有丝毫改变。对这位执意拒绝,冷若冰霜的桥爪,栋居抱着最后的希望说:“桥爪先生,您还记得这句诗吗?”

栋居边说边掏出记事册,向桥爪显示了抄在上面的奥山诗句。记事册果然吸引了桥爪。

“‘绘冻伤,画家手,阵阵颤抖。’这句诗中描写的画家是你吗?”

“你,你怎么会知道这句诗!”拒不开口的桥爪动摇了。

“难道不是指你吗?还有‘铁桶内,少年心,缓缓搏动,解剖台,弃碎尸,仅剰手足。’”

“别说了!”桥爪故作姿态似地堵上耳朵。

“奥山没有参加解剖少年,却写出如此逼真的诗句,这大概全靠你把解剖场面告诉了他吧。我们认为奥山的死同解剖少年一事有着某种联系,我想查的只是奥山以及少年的姐姐杨君里的死因,请您尽量协助。”

看了奥山的诗句后,桥爪的态度已经开始犹豫了。栋居进一步劝说。

“我理解你始终保守731秘密的心情。但是,如果奧山和杨君里是出于‘731’的原因而死的,你作为他的战友,难道不想查出他的死因吗?他们都是为‘731’而死的呀!”

“我已经同‘731’没有任何关系了。”尽管桥爪在反驳,但口气已经软了。

“恐怕不能这么说吧,不管你愿意不愿意,‘731’始终是你背着的十字架,一辈子也放不掉。‘十字架,受染蚤,贪婪吸吮’。奥山也写过这句诗,背上这个十字架是‘731’队员的通病,你,奥山,还有其他原队员,不得不共同承担它的重量。”

“明白了、明白了,好吧,你想了解什么?”桥爪终于让步了。他把栋居让进屋。栋居说了调查的经过,用肯定的口吻说:

“将少年活活解剖时,你肯定在场。”

“在场,趁标本新鲜时把它画下来,这是交给我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