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青梅还能腌成小菜啊?
卿孟祝家去年没少给同乡辣椒种子,看来这些辣椒种子散落到各地,已经传播到吕春开他们村了。
吕春开听完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露出一个恍然大悟的表情:“我就说这辣椒的味道跟之前的老辣椒有点差别,原来是新种。”
他倒不怀疑卿孟祝的话的真实性,或者无所谓是否真实,只要生意能谈成就好。
吕春开热情招呼:“那你们今天得尝尝我家的黄鳝和你家的辣椒炒好的味道,特别鲜辣下饭,特别香!”
吕春开很快就做好了饭,打电话叫他老婆回来,又倒了自酿酒出来,热情招呼卿孟祝他们吃吃喝喝。
黄鳝确实很好吃,配上辣椒更是鲜辣诱人。
卿孟祝他们吃着黄鳝喝着甜米酒,不知不觉都吃了两碗饭。
就是辣椒有点太辣了,卿孟祝怀疑吕春开家种的时候可能混了小辣椒的基因,他家的辣椒没那么辣。
不过,他们也可以考虑种出不同辣度的辣椒出来,辣一点的辣椒也挺带劲。
甜米酒不醉人,饭后,大家坐在客厅谈买卖茭白苗的事。
吕春开要收两块五一棵,赵和曦头发都炸起来了,说外面的人才收一块五一棵。
最后双方拉锯,谈到了两块一棵,一共需要一万两千棵,每一棵都要经过卿孟祝他们验收之后才会收。
吕春开叹气:“你们不愧是出了名的高标准严要求,那不如你们到我家田里来验收吧?省得我们把茭白苗拉过去你们又不收,伤了苗之后就不好种了。”
卿孟祝:“行,我们先回去整地,等整好地之后再过来买。先说好,要是茭白苗达不到我们的标准,那我们宁愿不收也不会买哈。”
吕春开:“行,只要你们别把好苗全挑走了,最后也没买几棵就行。”
卿孟祝他们找好了茭白苗,回去之后就计划把新的田给耕出来。
种茭白的地方要靠水,且对水深的要求比较高。
如果说,水稻只要求五六厘米高的水,那么茭白起码要一二十厘米,他们得先把地耕好,把底肥施好,再来买茭白苗。
耕地施肥等工作,他们交给了冯凝香团队。
作为有经验的老农,冯凝香他们会完成得很好。
赵和曦现在拿不准主意的是茭白田里套养的生物:“我们要套养吗?像吕春开他们家那样养黄鳝,还是养点甲鱼之类的?”
卿孟祝:“我再问问。看看哪种养起来比较简单,利润也比较高?”
赵和曦:“那就是黄鳝了,近两年黄鳝的价格水涨船高,尤其是这些半野生的黄鳝,一斤能卖到六七十块,相反,现在养甲鱼的人多了起来,一斤也就四五十块。”
卿孟祝吃惊:“现在的市场已经换过来了吗?”
赵和曦:“是啊,黄鳝不好养,喜欢吃的人又很多,价格就比较贵了。”
卿孟祝立刻拍板:“那就养黄鳝吧。我不懂黄鳝苗,你看着买就行,实在不行我们可以请一个专家指导一下。”
赵和曦:“那我去问问。”
赵和曦还没买好黄鳝苗,他们先去将预定好的茭白苗给提了回来。
吕春开对卿孟祝的本事叹为观止:“卿老板你这眼睛也太毒了,我种茭白种了小二十年都没有你会挑。”
卿孟祝说道:“会员们对我们的菜要求高,眼睛不毒不行。”
吕春开:“那你们也挣钱啊,我听说买你家菜的都是有钱人。”
卿孟祝看着吕春开好奇的表情,笑笑:“有钱人往往更精明,我们想挣那点钱也不容易。”
搪塞了吕春开,卿孟祝继续带着人挑茭白苗。
吕春开家的茭白苗并没有那么多,最后卿孟祝还是去之前看好的那户人家挑了一批。
他们给的价格相对较高,哪怕比较挑剔,农户也挺欢迎他们去挑苗。
种完茭白就要种水稻了。
卿孟祝忙着给水稻育苗,分身乏术,没太多精力管公司里的那批水稻,便让赵和曦他们看着育苗。
公司里的工人们都是老农户,对育苗方面挺熟,不用他事事出马。
他现在将工作重心放在自家田里的水稻种植上,既要保证田里的肥水,又要保证水稻的出芽率,两边都准备好,稻子才能种得比较好。
他现在正往中级种植者方向冲,水稻种植是中级种植者的必备技能,他想在上面取得成就,必须得要多加用心。
卿孟祝这几天都在忙种水稻的事情,根本不在田里露面。
周晏找了他两次没找到人,只好上他家来堵他。
卿孟祝很惊讶:“周哥,你找我做什么?”
周晏无奈:“餐厅马上要开了,不得试菜啊?”
卿孟祝眼睛一亮:“这两天就要试菜吗?”
周晏:“对,不过找你不是为了试菜,是想用一下你家山上的青梅——之前说好有一部分食材会用你家的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