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这应该是我家的辣椒种
四月的春色正好,阳光和煦,春风柔畅,山林田野是深深浅浅的绿,看着令人心旷神怡。
如果不是坐在电动车后座欣赏,卿孟祝的心情会更好一些。
偏他缩起长腿坐在后座也就算了,骑电动车的那人还在前面叽歪:“孟祝,都已经看过四个村子的茭白苗了,你还没有看中的啊?”
卿孟祝:“也不是没看中,等会再看看,不行我们就回去再选一趟。”
赵和曦懂了:“你弄了几家备选是吧?一共弄了几家?”
卿孟祝:“只有一家。”
卿孟祝看了那么多家的茭白苗,只有一家达到了“良品+”的品质,他还特地拿商城助手扫描了一下,商城助手显示,扫描的茭白苗还差百分之八十二才能达到“精品-”的品质。
他对这个结果比较不满意,想等会儿再看看有没有别的茭白苗,品质能更高一点。
赵和曦将电动车骑得飞快,风呼呼地刮过,将他们的衣服往后吹。
卿孟祝戴着头盔,看周围倒是看得挺清楚。
很快,他扯了一下赵和曦的下摆:“去右边的那片田里看看,那边的茭白苗应该不错。”
赵和曦偏头看了一眼,抓着电动车的车把拐弯:“好嘞,我现在过去。”
茭白和水稻的亲缘关系很近,种植要求也差不多。
他们骑过去的时候能看到路边开辟出来的一块块水田,此时天光云影,横着放在田里的茭白生长出了新的小芽,这就是今年的茭白苗。
茭白由菰感染黑粉菌而形成,感染之后,它没法再结种子,所以大部分情况下,农户都用上一年收获到的茎秆育苗。
剥掉茎秆的枯叶,横着放到水田里,像竹子一样的茎秆就会在节处长出新叶,底下也会长出根系。
种的时候把这些一节一节的茎秆切成几段,每一段都保留新发出来的枝叶和根系,埋到田里就可以种了。
每一年都可以用类似的方法种植,也可以直接用分蘖出来的新芽种植。
赵和曦开着电动车带着卿孟祝来到田边。
他们离远了的时候没看见,走近了才发现田里有人正在忙活。
听到动静,正在忙活的人抬起头,有些警惕地看着两个陌生的年轻人:“你们来这里干什么?”
赵和曦:“我们是种植户,打算过来买点茭白苗。大哥,这是你家的茭白苗啊?”
吕春开点了一下头:“是啊。”
卿孟祝:“我们能看看你家的茭白苗吗?”
吕春开:“看吧,不过我家田里养了黄鳝,你们下来的时候小心一点,不要被黄鳝吓到了。”
赵和曦眼睛一亮:“你们在茭白田里套养黄鳝?收益怎么样?是不是比单纯种茭白的收益高很多?”
吕春开:“还行吧,反正多一个进项。”
卿孟祝他们经过交谈得知,吕春开刚刚在田里摸的就是黄鳝。
吕春开家养黄鳝养了好几年,冬天的时候,黄鳝就养在田埂边的深沟里,现在开春了,要种新的茭白,他想把小黄鳝挪出来一些放到新的田里去养。
赵和曦看着田边的深沟:“这沟可真够深的,水位都到你大腿中间了,养黄鳝要挖那么深的沟吗?”
吕春开:“黄鳝本身倒不介意水深水浅,不过,你看见天上的鸟了吗?”
赵和曦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说到这个,下意识地抬头看天空,鸟儿正在天空中飞来飞去,还挺多:“看到了,怎么了?”
吕春开:“要是不挖深沟,这些野鸟飞下来抓黄鳝,一抓一个准,养多少都没用。”
赵和曦明白了:“所以田边的深沟是为了给黄鳝躲避天敌用的?”
吕春开:“是啊,让它们躲避天敌,也方便它们在田埂上打洞做窝,不挖那么深的沟根本没有泥壁给它们打洞。”
吕春开在捉黄鳝上非常有经验,看准了泥壁的泥洞,伸手进去抓,只用两根手指就能抓出一条扭动的黄鳝来。
这让身为资深钓鱼佬的赵和曦羡慕不已:“老哥,你不怕这样进去摸到蛇吗?”
吕春开扫了他一眼:“什么蛇会在水面下打洞?再说,我养黄鳝这么多年,什么样的洞有黄鳝,我扫一眼就一清二楚了,怎么可能还抓错?”
赵和曦佩服地竖起大拇指:“你家这黄鳝真好,腹部真黄,跟外面养殖的不是一个色。”
吕春开被搔到痒处,得意道:“那是,我家这黄鳝算半养殖。平时我们都不喂饲料,全靠它们自己找食吃,养出来的味道自然比那些养殖户要好得多。”
说着,吕春开从一个黄鳝洞里抓出一条肥嘟嘟的大黄鳝:“你看这品相。”
赵和曦:“真好。等我们种了茭白,我也看要怎么套养点黄鳝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