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恐怕要令两位失望了,我对获取耶稣直接相关的顶级圣物是无能为力。能够挖出圣徒圣物,我已感到万分荣幸。那边有客人叫我,先失陪了。”
莫里亚蒂扔下这段话,貌似不紧不慢地转身离开。
他才不是嘴硬,才没有怕了两个变态。
这不是被逼得不战而退,只是现在处于集资时期,动刀动枪伤钱。
目标只有一个,顺顺利利地把这批假货高位卖出!
对方运气好,撞上了他的杀戮冷却期,暂时保住小命。
莫伦与麦考夫都看出来了,JM貌似从容的背影里夹着些许落荒而逃的味道。
两人对视一眼,无辜地相互摇摇头。
明明什么也没做,不可能是己方太吓人,一定是JM心虚败退了。
JM的反应倒也表明一件事,他对巴黎圣母院的荆棘冠失窃不知情。
莫伦与麦考夫没有立刻离开圣物展会,而是一直停留到了下午五点展厅关门。
两人试图寻找游客里是否出现了形迹可疑人士,但未能有更多收获。
赶在天黑前,再前往拉丁区的旧书专卖店。
接连走了七家书店,终于买到1861年出版的《养蜂研究》。
这本书被勒鲁瓦主教多次翻阅。
按照他的说法,怕被蜜蜂扎,所以只能读书过过眼瘾。
晚餐后,麦考夫与莫伦一起阅览这本书。
《养蜂研究》使用德语撰写。
说是研究,实则并非严肃科研论文,更多是蜜蜂相关的民间故事。
来源都是蜂农们的口述饲养蜜蜂经历。时间跨度从1850年—1860年,涵盖区域是在德意志境内。
两人用时两小时读完这本书,找到了此书难买的原因——写得难看,销量不好,没店补货。
莫伦:“如果JM编写的圣物故事催人泪下,这本蜜蜂故事就是让人昏昏欲睡。”
麦考夫读过一些养殖蜜蜂的专业书籍,有论向的也有实操向,还有一些商业致富经验。
“在我的蜜蜂相关书单上,它连吊车尾也排不上。翻开它和浪费时间差不多,但勒鲁瓦主教为什么要频繁阅读呢?”
是巴黎圣母院的主教喜好不同?
抑或,书里存在勒鲁瓦非常关注的内容?
整本书没有一个字提到圣物,更没有提过一句巴黎,也不曾涉及梦境故事或神秘窃贼。
“要说有哪里奇怪,只有这一段。”
莫伦翻到最后一则故事《蜜蜂中的赫马佛洛狄忒斯》,“这位蜂农发现他家饲养的蜜蜂里有只怪物。”
1860年,蜂农汉斯听女儿提到一个有趣现象。
小姑娘多次看到有只蜜蜂早出晚归,与其他蜜蜂的生活节奏不同。
被观测到的蜜蜂出现节律不同现象,是同一只蜜蜂所为吗?
蜂农在女儿又一次观察到特殊蜜蜂行为时,将它抓住,用放大镜看到了古怪的现象。
——这只蜜蜂居然是雌雄同体!
它有着雄蜂的头部与雌蜂的腹部。
将这只怪异蜜蜂单独关了三天,没有再发现别的作息不合群的蜜蜂。
蜂农推测女儿一直看到的落单蜜蜂,就是雌雄同体的那只怪物。
这种诡异的雌雄同体现象令汉斯倍感不祥,立刻将古怪的蜜蜂杀死了。
故事的编撰者想到了古希腊神话里的雌雄同体者「赫马佛洛狄忒斯」,就有了这个标题。
《养蜂研究》里的最后一则故事,就到蜂农杀死蜜蜂为止。
莫伦:“其实这不是怪物蜜蜂,很可能是一种自然现象。同一年,也是在德意志,养蜂学家奥伊格斯特发表论文,他发现蜜蜂的嵌合体就是雄首雌腹。”
嵌合体,这个词在如今非常冷僻。
麦考夫记得在植物书籍里扫到了一眼。
“如果我没记错,上一次是在植物生长中发现这种现象是十七世纪。意大利的园艺学家费拉里乌斯,首先提出了发现自然生长的柑橘类植物中出现嵌合体。”
莫伦点了点头。
所谓嵌合体,简单概括就是那个生物出现了不同遗传性状嵌合或混杂表现。
人类中也偶有发生。
比如后世亲子鉴定时,发现孩子DNA与双亲不同,竟是有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的基因,但父母明明是独生孩子。
这是因为父母是嵌合体,在母体中“吸收”了兄弟姐妹的胚胎。
对于嵌合体的研究,在十九世纪仍是萌芽阶段。
与其说汉斯家的怪蜜蜂是「赫马佛洛狄忒斯」,不如说它更符合古希腊神话另一种怪物“奇美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