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二月初,莫伦开始新学期后,忙于申请免修课程。
先提交论文等审批材料,紧接着参加一门接一门的论与实践操作考试。
近半个月,她没能见到校外的阳光,一直都是课堂、考场、实验室等地连轴转。
白天像是陀螺转不停,晚餐后也没时间放松。
需处离开伦敦一个半月积压的文件,比如审阅投资团队递交的各项目报告,兼顾苏格兰场犯罪信息系统的搭建进度。
另外,想要自制X射线,必须先搭建一间合适的实验室。
需采购各种原材料,更做好电离辐射的防护措施等,这些事必须亲力亲为,才能确保实验万无一失。
二月十三日,周六下午结束最后一门免修课程的实验考试。
莫伦走出实验楼,望着夕阳在地平线上苟延残喘,她终能长舒一口气,持续十多天的异常忙碌就此告一段落。
明天却仍旧不能一觉睡到大中午。
天不亮必须起床,赶上第一班前往剑桥镇的火车,下车后再换乘马车去多伊镇,调查地产遗嘱奖励的内情。
这种时候,她难免畅想如果人的意识能自由进出梦境世界,就是获得了一种顶级奢侈的能力。
那让人有更多可支配时间,某种程度是延长了生命的长度,更拓宽了生活的广度。
如果人皮书任务通关失败不是以生命为代价,任务者也算变相成为控梦人。
然而,没有如果。想要拥有超凡的能力,必要支付超常的代价。
莫伦有一搭没一搭地想着,在落日余晖散尽前,踩点回到家。
进门,一束明媚的金黄向日葵闯入眼帘。
其侧有一只信封,是麦考夫半小时托人捎来的火车票。
附着卡片:
「明天清晨06:20,我在C1号检票口等您。
另,在寒意未散的二月,愿向日葵为您带去一抹似阳光的暖意by您忠诚的冰淇淋」
莫伦细看了火车票的班次,明早的六点三十五分发车。
她先将车票与卡牌都妥当收好,再捧起向日葵轻轻嗅了一下。香味很淡,凑近后才闻到一缕清新的草木香。
莫伦对着向日葵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轻抚花瓣,似感觉到送花人的指尖余温。
但凡见过麦考夫的人,只要有基本的判断能力,都不会将他与这种似阳光灿烂的花卉联系到一起。
不过,莫伦却感受到了冰淇淋先生身上罕有的向日葵气息,一种极夜阳光的味道。
*
*
麦考夫本想亲手将火车票交给莫伦。才不是抓住机会多见一面,只是担心找人转送会弄丢车票。
这种谎话由他说出来,很多人会信,但关键问题是他自己不信了。
不能亲自送票,是下班前临时收到了口信。
蓓尔美尔街66号,麦考夫迎来一位久别的朋友。
“十个月了,我以为你忘了回伦敦的路。”
麦考夫看向沙恩,他一脸胡子拉碴,更符合人们对某类流浪艺术家不修边幅的刻板印象。
去年四月假钞案里,沙恩因出色的制版技术被绑了。
等被救出来后,他决意前往中欧。一是为了转运,二是去调查疑似达芬奇画作《安吉里之战》的来历。期间少有消息传回,只发了两次电报报平安。
麦考夫瞧着沙恩衣着邋遢,但目光熠熠,显然他的精神很不错。
“看起来你很享受中欧之旅,而且收获颇丰。”
“赞美上帝!助我一路顺利!”
沙恩一脸的络腮胡也没能遮掩他的兴奋,“开启这次行程是再正确不过的决定,沿途我收获了满满灵感。”
话匣子被打开,沙恩滔滔不绝起来。
说瑞士的雪、德意志的黑森林、波兰的肖邦音乐等等,每一寸风景都让他流连忘返,也让他创作激情满满。
麦考夫始终完美微笑,就似最耐心的倾听者,时不时点头赞叹,还帮着对方添茶加水。
谁说他傲慢冷漠了,他明明很友善温和,完全不会让人觉得冷场。
要不是佣人敲门告知晚餐已经准备好,沙恩丝毫没有察觉不知不觉间已经说了近两个小时。
沙恩后知后觉,猛地一拍脑袋,“瞧我这记性,都忘了今天来找你的重点。我是来告诉你,有关你的那幅《安吉里之战》,它的来历有些眉目了。”
“这是个好消息,愿闻其详。”
麦考夫语气平静,《安吉里之战》是第一份来自梦境任务的奖励。自己确实关注这幅画作的来历,而听到沙恩的话,也没有多少惊讶。
没必要惊讶,早就料到沙恩前脚回伦敦后脚就约见面,必是有所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