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第2/2页)
有关下沙县的秘密,有关歧元县的秘密,甚至是有关妖国的猜想,有关外城墙的猜想,燕洵全都没有瞒着,而是一五一十地写了出来,不过他在部落的经历却瞒了下来,不想写出来,也没必要写出来。
奏折可比皇帝自己折腾着生闷气重要得多,他只看了一行字就神情一变。
“赐座。”皇帝道。
张瑞赶忙去亲自搬过来一个大的座椅给燕洵,又特地拿了个小一点的柔软蒲团,这是给蛋弟弟准备的。
蒲团对蛋弟弟来说还是有点大,不过这难不倒蛋弟弟。
蛋弟弟气沉丹田,直接跳到蒲团最中间,然后像模像样的盘腿坐下。
皇帝看奏折看了许久,有些地方他甚至是反反复复的看,更像是仿佛忘了还有燕洵在等着。
一点一点地看完奏折,皇帝这才轻轻舒了口气,看向燕洵,“朕此前并不知道这些事。”
宫里或许有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密辛,但现在皇帝的这句话就证明那些密辛都跟燕洵说的事情没有关系。
“皇上圣明。”燕洵又说了这么一句。
皇帝却没有再发怒,他现在是真觉得自己很圣明。
“燕大人,此事需得从长计议。”皇帝不等燕洵说话便转头对张瑞说,“你安排人下去,叫咸平、贾求孤那几个进宫。”顿了顿,皇帝似乎是犹豫了下,甚至是还看了眼燕洵,最终叹息道,“叫在京的皇子都进宫。”
燕洵摆明了态度还要把秦仪扣在手里,皇帝也不能强求,因为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做。
而燕洵呈上来的折子里面爆出来的东西,只有内阁成员还不够,需得有能力的皇子们坐镇。
若是以前,皇子们扒拉扒拉,恐怕没有皇子能镇得住这些内阁老臣,但现在却又完全不同,几乎是随便拎出来一个就能直接用,可也正是因为皇子们太强悍,反而不能随便拎出来一个,得全叫他们进宫。
内阁的来的最快,咸平打头,贾求孤最后。
紧接着秦二风风火火的进来,打眼一扫就知道有大事发生,便老老实实的到最边上坐着,没说话。
不一会儿秦三风尘仆仆的进来,后面跟着秦四、秦六、秦七。
秦十三、秦十四最后一块儿进来。
这么满满当当的,各个气场如狼似虎。
咸平抬了抬眼皮,没看到秦仪,知道今儿个这事儿还是燕洵占了上风,便没再说话。倒不是他纯粹的站在燕洵这边,亦或是站在皇帝这边,而是在对待储君的态度上,他们其实都十分一致。
贾求孤倒是先对皇帝拱手,便又很快对燕洵拱手。
皇帝看的气结,可也知道贾求孤本人就是这样,他从来都是不通情理,但为官的本事却毋庸置疑,且对皇帝也忠诚,倒也能理解。
“人都到齐了,张瑞。”皇帝看了眼手边的折子。
张瑞就双手捧着折子,递给咸平。
叫这些人挨个看一圈。
皇子们是从秦二开始的,他看完折子就兴奋的不能自已,恨不得把里面的每一个字都吞进去,递给秦三的时候还有些舍不得。秦三倒是淡定,秦四也能沉得住气。
倒是秦七心里头想了不少,且他也是去过下沙县的,本事肯定是学了不少。
其余的几个皇子都很淡定。
等所有人都看完,皇帝这才沉声道:“你们怎么看?”
“父皇,让儿臣去!”秦二简直是迫不及待。
想想折子里写了什么,祭祀,获得力量。首先能从歧元县的石门那里开启祭祀,获得力量,而如果后面顺利的话,甚至是还可以逆转乾坤,重新利用外城墙。
不过后面比较麻烦,似乎是涉及到妖怪本源问题,秦二没怎么仔细看,他就看到最前面的有关歧元县、石门、祭祀、力量的事情了。
“你们都说说。”皇帝没理会秦二。
秦二脸色涨红,终于是意识到自己突兀了,便强行按捺下来,恶狠狠地看着秦三。反正他是觉得只要秦仪不在,那他就是最大的,而且在京城还有许多帮手,跟下面的皇弟们比起来,他有优势。
秦三在心中斟酌一下,没说奏折的事儿,反而说:“父皇,儿臣想要建一个医药署。这些年儿臣发现下面的药铺定价高高低低都有,药材也都参差不齐,现在统一定价的只有伤寒冲剂和保育堂医馆那边。儿臣是想,往后让大秦到处都有像保育堂医馆那样的医馆、药铺。”
这是很好的想法,皇帝点了点头。
轮到秦四,他有些茫然,便直接没说话,让秦六说。
秦六一直守着自己的铺子呢,也会经常的去边城那边的铺子看看,哪有别的功夫。
秦七同样没说话。
秦十三和秦十四想法一样,他们年纪还小,前头那么些哥哥们,他们不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