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兵分两路(第2/3页)
只见他打开三封信,一封一封看过去,脸色却是有些不对,在他身边的三个纨绔眼看着他紧张起来,不禁一同走了过去,郑公子问:“朱兄,里面说了什么?”
朱公子看完,深吸了一口气,暗暗给自己鼓励一下,然后对萧弘说:“殿下,我夫人情形不太好,祖母和母亲希望我能立刻回去看看,我自己……也挂心不已,恳请殿下能否先准许我回京,等夫人稳定了,再回来。”
此言一出,他觉得自己真的好勇敢,朱公子都不敢看吕学良那边的脸色。
“本王倒是能通融,就是不知道知府大人,吕三老爷愿不愿意放行?”萧弘似笑非笑地将这个难题踢了过去。
对面几人眉头锁紧,看表情是很不乐意的。
可人之常情,若是拦着不让走,岂不是将方才好不容易圆过来的话又给吃了回去。
再说,他们有什么资格阻拦辅国公公子回京?
贺惜朝接过萧弘手里辅国公的信,看了看,说:“嫡长子嫡长孙,这是辅国公头一个曾孙,瞧把公爷急的,千里迢迢都要将这个孙子召回去,几位,将心比心,体谅体谅?”
他示意小墩子将信给对面送过去,很有诚意地问:“要不,看看辅国公的信?至于朱公子手上女眷的信就别唐突了吧?”
小墩子将信送到郎先生的面前,后者思索了片刻,却没有拿,而是笑道:“辅国公特意写给殿下的信,小人哪有资格看。朱公子忧心妻儿,有情有义,若是阻拦岂不是不近人情?”
“郎先生……”吕三老爷不认同,却听见江州知府说:“郎先生说的是,殿下都同意了,本官自然照办,不过是不是得派人护送回去?”
“这不用了,府里有护卫,我自己回去便是。”朱公子拒绝了。
既然已经大方的让辅国公公子离开,自然也不会纠结在这个小事上,江州知府也不再多说什么。
萧弘心情不错,便道:“那现在走吧,朱公子回京,本王去吕家坐坐,吕三老爷,赶紧准备准备吧。”
出了奎梁县知府衙门,吕学良一把拉住郎先生,质问道:“为什么放他走,这不明摆着是回京送消息去的?我们直接束手就擒好了,还折腾什么!”
郎先生见吕学良一脸怒气和不解,不禁心下叹了一声,“三老爷,虽然答应了让辅国公公子出城,可不代表他就能顺利回京啊!”
吕学良顿时一愣。
郎先生便问江州知府,“您说是不是,梁大人?”
江州知府摸着他嘴上的两撇小胡子,颔首:“不错,江州离京城千里之远,路上保不定遇上什么土匪猛兽,谁知道呢?”
“原来如此。”吕学良缓缓地点头,“也是,别以为出了江州城就高枕无忧了,我这就安排下去。”
郎先生道:“三老爷,路上截到了人若是能劝回来再好不过,辅国公公子身份特殊,若是侯爷能跟英王殿下化干戈为玉帛,也就不要多添麻烦了。”
“好,只要这贵公子识相,就留他一命。”说到这里,吕学良冷冷一笑,“带回来也好,也让这位不可一世的皇子看看,他派出去的人都不顶用,老老实实地合作才是出路。”
这边,贺惜朝嘱咐着:“记住,遇上了别抵抗,乖乖跟着回来就是。”
朱公子怀里揣着那叠信件,欲哭无泪地点点头,“小先生,若我真出了事,你可一定要给我报仇啊!”
“呸呸呸,别说那个丧气话,一定能平安归来。”
“是啊,万一他们没追上,顺利到京城了呢?”
朱公子顿时充满希望地看向贺惜朝,“小先生,你觉得可能吗?”
贺惜朝拍了拍他的肩膀,“一般是不可能的,当是我们要心存希望。”
朱公子顿时感觉前途一片黑暗。
萧弘保证道:“放心大胆地去,真有个万一,我让吕家下来给你陪葬。”
朱公子:“……”
他一步三回头,风萧萧兮易水寒地上了马车。
*
傍晚降临的时候,一个憨厚不起眼的男人背着个小包袱,谦卑地跪在一个精致的小院子里,他诚惶诚恐的脸上满是忐忑不安,似乎没见过什么世面。
一个摇着精致团扇的漂亮姑娘正坐在廊下,看着这男人说:“你就是叔公说的要去涌州投亲的人?”
“是,正是小人,大人可怜小的不识路,就托到了青芷姑娘这里!”
“会赶车吗?”
“会,小人学过。”
“那就好,我那老仆伤了手,不好赶车,明日那就让你来吧。”
“是,小人听姑娘的。”
这个时候萧弘也到了洛淄县。
看着那足足占据了一条街的承恩侯府,还有恢宏的大门,卫公子道:“娘的,就是英王府也没这么气派吧?”
如今大门敞开,门口站满了人,一个头发花白拄着拐杖的体面老人家被簇拥着站在最前面,这迎接的阵势,也算给足了萧弘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