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携手和泪折残红(第6/7页)
“她是找你来当说客了?”
苏年锦摇了摇头,“我与宛之不可能再有孩子了,你有一个,宛之也放心。而且我还能当个干娘,你这一举三得呢。”
“你当干娘?”慕疏涵哈哈大笑,“谁说我要让吾儿认你当娘亲了。”
“喂!”苏年锦白他,恰逢有桃花落进杯子里,映着二人清秀的倒影。
“不说了,”慕疏涵摆了摆手,将那夹着花瓣的茶水一饮而尽,站起身来,“这件事以后再提,我先去布庄看看生意,最近倒是愈发忙了。”
苏年锦本就知道他忙的,可即便忙的连家都回不了,他还执意要过来看她一眼,心里一暖。
“你快些去吧,注意身子。”
“嗯。”
绣着竹叶的白袍子随即转身,朝着月拱门而去。只是就在他即要踏出东厢之时,忽从背后传来一句声音,让他一顿。
“四王妃也是个女人,为你做了那么多,该是偿还的时候了。”
风抖着花瓣落在他的脚下,锦靴上的芙蓉锦漾着橙黄一般的光泽,让他看起来庭芝玉树,清足风流。
他缓缓回头,隔着木兰与桃花瓣看着她,轻轻点了点头,“好。”
声音荡在她耳边,格外的温柔。
苏年锦怔怔看着他消失的地方许久,心里叹了叹气,情之一字,动则伤。
是夜。
四王府。
曼儿端了羹汤进书房,灯火摇曳,满屋子散着一股淡淡的草木香。慕疏涵正于案前看账目,忽见她进来了,不觉皱了皱眉,“那么晚还没睡?”
“见爷没睡,就熬了些汤来。”曼儿浅笑着将一碗竹丝鸡煲放在他面前,“补身子的,熬了两三个时辰呢。爷尝尝?”
慕疏涵停了手下的笔,看了一眼那汤汁,黄润鲜亮,极富美味,笑了笑,“拿去送给王妃喝吧,她身子不好,应该多补补。”
“这……”曼儿皱眉,小声道,“这可是妾身熬了好几个时辰专门给爷的。”
慕疏涵摇了摇头,浅浅一笑,如陌上的杏花盛开。长袖端起碗碟,递进唇角喝了一口,啧啧直叹,“果然好喝。”
“啊?”曼儿大喜,“那我每晚都给爷熬一些。”
“不必了。”慕疏涵站起身来,清秀的眉目挑了挑,将那煲汤全数提在自己手里,从桌前撤了身,“剩下的我拿给王妃喝,你且去歇着吧。”
声音未歇,他便大步流星出了房,生怕汤汁凉了。夜色漆黑,徒剩曼儿一人在书房中气得直跺脚,目露花殇。
门吱呀开了。
烛影摇红,许幼荷正在菱镜前梳头,整个人倦懒无神。那桃木梳还是嫁进王府时带过来的,想想自己曾经是小女儿时的情景,不觉叹了口气。恰逢房门打开,慕疏涵端着热气腾腾的鸡汤进来,竟惊了许幼荷一记。
“你这是?”
“来尝尝,曼儿煲的,还挺好喝。”慕疏涵将汤汁放下,已经烫红的手赶紧捏了捏耳朵,笑的像个孩子。
只是许幼荷却迟迟未动,看着桌上的汤罐,皱了皱眉。
“曼儿给你炖的,你拿来作什么。”
“给你喝啊。”慕疏涵转身看她,弯了弯眉眼,“听管家说你病了,应该补补身子。”
此时的许幼荷有些不可置信地看着他,缓缓站起身来,目若铜铃,“你……”
慕疏涵又燃了两支红烛,唇角的笑意渐渐敛下去,只听得窗外春风大作,呼呼入耳。
“我知道你前两日去见过太子妃,只是被太子挡在了宫外。”慕疏涵低了低头,声音寥落,“这些日子忙于生意与政事,委屈你了。”
“我,”许幼荷哽了哽,一时不知说什么。
慕疏涵抬头看她,他鲜少有一次这样打量过她。其实许幼荷长得很美,典型的北方女子,鲜眉亮眼,蝤首娥眉,只是他一直未为她停下过,所以至今连她眉下有没有痣,他都不知道。
“当初见你时,还是稚齿婑媠,如今跟了我几载,倒是有些半老徐娘了。”
“扑哧。”许幼荷一下子笑出声来,“那么老了吗?”
慕疏涵也笑着上前,让她重新坐下。面前一方古铜菱花镜,映着她的皓齿明眸,“让本王,给你梳梳头。”
许幼荷面色一红,“是。”
他轻轻拿起桃木梳子,一下一下将她的青丝全部捋平。宽大的掌心暖在她的头顶,比起春日的阳光更加炫目。
许幼荷双目泛泪,什么都没说,原还苍白的面色此时也微微红润起来。
“爷来找我,不单单是梳头吧?”她永远是急性子,听不到结果就坐不住。
慕疏涵手下未停,复又笑了笑,“之前委屈你那么多,给你梳梳头不也应该么?”
许幼荷一怔,垂下睫来,“若单单为此,不梳也罢。”
他当做没听到,将她黑发缓缓梳好,又用浅蓝色发带系住,捣鼓了大半天,才刚刚不让发丝生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