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第九十二集(第5/7页)

讨厌的人被废了,终于不能再他面前趾高气扬了,他怎么能不开心?

十四福晋脱衣服的手顿了顿,问道:“你去见八哥了?那你见过四哥没有?”

十四阿哥理直气壮道:“没有,不想见。”

十四福晋气笑了,道:“那拿人家银子的时候怎么说不想见?四嫂可是听说你国库银子还没有还上,才让人送来了三万两,你可别不识好歹。”

十四阿哥嘀咕道:“谁要他管?皇阿玛都没管,他不停催催催,小心被人套麻袋。”

十四福晋讽刺道:“四哥可是办皇差,拿的是旨意。”

她真想敲开他的脑袋,看看里面到底有多少水?

十四阿哥不高兴了,不脱衣服一下子躺在床上,道:“爷们的事情,啰嗦什么?别打扰爷休息。”

十四福晋气急,一甩帕子道:“老娘不管了,真以为谁想管。”

说完疾步出了屋子。

第二天一大早康熙继续赶路,半个月后一行人终于回到北京。

还没有喘口气,康熙立即把诸王、贝勒等副都统以上大臣召到午门内,宣谕拘禁太子胤礽之事。

后又亲自撰写祭文,在九月十八日告祭天地、太庙、社稷,接着把胤礽转移到咸安宫幽禁。二十四日,把此事昭告天下,正式废拙太子。

废太子后,直郡王胤禔越发得意,积极串联,希望促成康熙立长。

同时康熙将胤礽交给胤禔和胤禛共同看押,胤禛见胤礽颈上枷锁,手铐脚镣,就对胤禔道:“大哥,二哥体弱,且是皇子,不应如此,弟愿和大哥上奏。”

胤禔和胤礽自小就是死对头,恨不得置胤礽于死地,哪里肯陈奏?

可是胤禛坚持,胤禔也想拉拢这个能干的弟弟,幕僚也说对胤礽好一点,他也会得一个好名声,于是就同意了。

康熙帝看到奏折,欣然同意,并重点表扬了胤禔和胤禛有兄弟情义。

胤禛诚惶诚恐道:“儿臣不敢居功,都是大哥的主意,儿臣只是附议。”

康熙帝笑了笑,问道:“老四,国库银子还差多少?”

胤禛回复后,跪下请罪,道:“儿臣无能,请皇阿玛责罚。”

康熙心情很不好,道:“既然要钱不要命,那就杀几个。”

然后对胤禛,道:“你继续追缴,不过也注意身体。”

“是。”胤禛受宠若惊道:“儿臣谢皇阿玛恩典。”

康熙摆摆手,让他们出去了。

胤禔拍拍胤禛的肩膀,道:“老四,不错了。对了,我是不是还欠两万两银子?我都忘记了,一会儿让人给你送过去,做大哥的肯定是支持你的差事的。”

皇阿玛都要杀人了,他必须得有眼色,再说两万两也不算多。

胤禛感激拱拱手道:“多谢大哥。”

胤禔看着他敬佩的眼神,越发得意道,哥俩好的说笑着,到了宫门口才各自散开。

胤禔其实想请胤禛一起吃饭,进一步的拉拢关系,可是的确有要事,只能作罢。

胤禛回到府中,和邬思道等人商量接下来的计划。

邬思道想了想,道:“爷,皇上既然已经下定决心了,那么接下来的追缴应该稍微容易些。爷何不用十三阿哥、田文镜还有年羹尧?爷在幕后应该会更好。”

十三阿哥如今对爷服服帖帖的,肯定愿意为爷冲锋陷阵。而田文镜是酷吏,步兵统领衙门及兵马司则由年羹尧辖制。

三人都是四爷的门人,如果三人配合,他就不相信有人敢迎难而上。

这样也减轻了爷的负担,至少不用在外受大臣们的挤兑,成为孤臣。到时候朝中无人为他说话,就得不偿失了。

胤禛有一瞬间的心动,突然想起福晋给老十三的银子,福晋宅心仁厚,奴下一向是讲究宽宥和严厉并存,并勇于承担责任,经常自省,他岂能比她差?

如果他躲在幕后,把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交了出去,只怕她会看不起他吧。

想到这里,他摇摇头,道:“不必,这是我的差事,让他们配合吧。”

邬思道有些惊讶,随即赞叹道:“爷品行高洁,属下万分佩服。”

说完起身躬身作揖。

这是他诚心诚意的。他以为上位者都是薄情寡义之辈,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毫不犹豫地牺牲其他人的利益。

没有想到四爷竟然颠覆了他的想法,这样更好,上位者有人情味总比薄情要好得多,他没有跟错人!

胤禛亲自把他扶起来,笑道:“邬先生谬赞了,我会继续努力的。”

“对了,邬先生,皇阿玛要杀鸡儆猴,我们是不是要选好人选?”

邬思道摸摸下巴的胡须,点点头,道:“对,只有十恶不赦之人报上去,皇上才不会反对,朝臣也无话可说。”

胤禛叹了一口气,道:“那我们就要细细的查了,希望皇阿玛能够宽限些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