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第3/5页)
无忌听完空闻大师的讲述,恍然道:
“之前佛祖说,需得师父你在东土大唐弘扬佛法,等到功德圆满之日,便会给你罗汉果位。所以,只把经书带回来是不够的,还得广泛传播出去并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才算是大功告成。”
空闻点了点头,到没有多少急躁或者失望的情绪,只是心平气和地解释道:
“那位罗汉爷腾云驾雾而来,又腾云驾雾而去,并没有惹来旁人注意,便也无法佐证我确实去西天取经一事。
“落在长安城中后,我便带着这些经书去见了同门师兄弟和几位佛法精深的主持长老。他们有的信了我的取经之事并对大乘佛法十分向往,有的认为我在造谣,甚至对我大乘佛教的教义抱有怀疑的态度。
“再加上佛门中的弟子也并非人人六根清净,他们也有私心和杂念,为了争权夺利,甚至可以无视佛法本身的奥妙无穷。因此,佛祖交代弟子的弘扬佛法之事进展得并不顺利,如今,哎,也只是在一定范围内传播而已。”
闻言,无忌皱了皱眉,又细问了一些内情,渐渐对空闻大师如今的处境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不是很糟糕,但距离完成佛祖的任务,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空闻师父,弟子愿剃度出家潜心研究大乘佛法,望师父成全。”
“阿弥陀佛,无忌,你决定了?”
“是,弟子心意已决。”
——*——*——
一晃数年已过,无忌已成为大唐国内有名的僧人。
期间,裴湘和二郎真君回过一次大唐。她把杨戬介绍给了寿数将尽的殷开山,禀告知这是女儿选择的道侣,在得知杨戬就是二郎真君后,殷开山含笑而终。
参加完殷开山的葬礼后,裴湘和杨戬又与无忌小聚数日,接着便带着魔偶殷江流返回了西牛贺洲五庄观。
这一年九月,唐王太宗皇帝因为泾河龙王一案在地府内走了一遭,复生还阳后感慨万分,便要举办一场七七四十九日的“水陆大会”。
逢此盛事,观音菩萨降临长安城,准备寻找取经人。
说是寻找取经人,其实主要还是来看看金蝉子转世之后到底如何,可还有佛心悟性?当菩萨看到风姿俊秀又佛法精湛的高僧无忌后,顿觉十分满意,当即便选了他做了西天取经人。
之后,菩萨在太宗皇帝和满朝文武面前现救苦救难原身,她飞入九霄之上后又当众宣扬了大乘佛经的妙处,引得那唐王心生渴望,立刻动了派人去西天求取真经的心思。
无忌见此,不禁想到空闻师父多年来的遭遇,又记起自己一直想把那整套经书收集完全的朴素愿望,当即越众而出,郑重表示自己愿意去西天求取真经。太宗皇帝见无忌如此忠勇且虔诚,顿时喜得连连点头,并认了他做御弟。
稍晚时候,无忌回到洪福寺。空闻大师听闻取经一事后,叹了一口气,关切道:
“无忌,你切不可因少时的西行经历就掉以轻心。此行若无真君和殷施主护持,当险之又险矣。”
无忌心中无奈一笑,返回的路上,他已然记起了裴湘之前的种种暗示,哪里还不明白这取经人身份对于自己的意义。
他心道,此番西去,何止是当初的那些危险?那条西行路上,这几年来说不得又添加不少新住户呢,就等着我送上门去了。不然,何以证明真经难求和取经人的决心毅力?
不过,为了不让空闻大师更加担忧,无忌并没有透露心底的想法,只是笑言道:
“师父,你知道我的性格,若是不把剩下的经书都取来凑整齐了,等我看完这两千余册书之后,肯定要寝食难安的。哎,早晚都得走一遭,还不如趁此机会领了陛下的旨意。
“若我之后当真把经书取来了,当是举国庆事。届时天子降旨,文武重视,贵胄追捧,百姓好奇,这弘扬佛法之事,自可水到渠成。”
“阿弥陀佛,善哉。”
安慰过空闻大师后,无忌选了个最近的黄道吉日,带着唐王亲赐的通关文牒和一应出家人使用的衣物用具,骑着一匹白马离开了长安城。
此后一路西行,无忌又重新走了一遍小时候跟着娘亲走过的道路。回忆起了自己当初在路上说的那些童言稚语,他总是忍不住会心一笑。
无忌长得好看,还注重细节打扮,普通的僧袍也穿出了风度翩翩的感觉,又时常面带着温雅柔和的笑容,这让沿途来送行的僧侣百姓皆心生赞叹。
不知不觉间,无忌的圣僧名头和笑看生死的名头就更响亮了。一些不信佛的人虽然依旧不信佛,但心底却渐渐对圣僧无忌产生了信赖憧憬之情……
出关之后,走不多时,无忌便遇到了一伙山精野怪,然后被他全部药翻了,根本没给身后的太白金星出场救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