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第2/4页)
太上皇没有再搭理贾政,而是侧头对明钊分析:
“史氏当年藏了灵丹,这是事实,可这灵丹有没有被服用,如今还在不在,就不好说了。但是,朕估摸着,贾政取出来的这个,应该不是当年的那枚灵丹了。否则也不会有这么多的异事和破绽,还有,这玉盒藏画,一看就不对劲,这是给咱们线索提示呢。”
明钊微微颔首:“儿子这就让人去寻裴姑娘,她如今已经是道门中人,有些本事。不管这灵丹之事同她有没有关系,问她一问,总不会出错的。”
太上皇似笑非笑地看了明钊一眼,对他维护那个裴姑娘的态度不置可否。
“行,那就传命令下去吧,让下边办事的尽快找到人,而后,请那位裴道长入宫觐见。”
明钊看了一眼身旁的內侍总管,对方会意,立刻就躬身退出,去传达寻人的命令。
“父皇,这贾家……”
“按你的心意来吧。朕之前优容贾府,多半是看在代善的面子上。朕和荣国公君臣多年,感念他鞠躬尽瘁,不忍他的家族凋敝没落,才对某些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不曾想,朕这些年一直纵容的,反而是害了荣国公的人。”
那贾政和贾元春一直跪在殿中,此时听了太上皇的话,都觉得眼前泛黑,浑身冰凉。他们知道,贾家这次是真的要败落了。
明钊得了太上皇的答复,当即就让人彻查贾家诸事。
除了史太君藏药这件事外,贾家族人良莠不齐,门客豪奴仗势欺人,这些年没少做些横行贪酷之事,害死的人命也不少,此次,都会被一一翻检出来。
“父皇放心,儿子也记得荣国公对朝廷的忠心,不会对重臣功勋之后太过严厉。此次查抄,只惩罚有罪之人,不牵连贾家妇孺和无辜族人。待到事了,给他们留下足以安身立命的钱财,不让功勋之后衣食无着落便是。”
太上皇闭着眼睛点了点头,他此刻又开始感到疲惫昏眩了,再加上灵药之事迟迟不决,顿觉兴趣索然,不想再操心这些琐事。
但他还是心软吩咐了一句:“史氏那里,就让她去代善的墓前守着吧,吃斋念佛度过余生,别在明面上降罪了。她是贾家的老太太,若是她德性不端,有了谋害亲夫的名声,下面的族人小辈,特别是未出阁的女孩子,也都跟着名声有碍的,动她一人,牵连甚广。”
明钊点头,紧跟着补充了一句:“儿子会妥善安排的,刚刚这贾政不是说了吗,他愿意替母亲承担罪责。子代母过,天经地义,儿子会体察他的孝心的。”
太上皇忍不住摇了摇头,心知不管那画中女子是不是裴湘,他这个小心眼的三儿子都对贾政记仇了。
不过,这和他老人家有什么关系呢?
于是,他摆了摆手,表示不再过问。
明钊也注意到了太上皇疲惫的脸色,连忙起身告辞,带着一干人退出了大明宫正殿。
之后,明钊亲自下旨,着两位郡王和一位赵姓指挥使查办贾氏一族,同时也令贾元春出宫归家,不再担任中宫女史之职。
贾家之事暂时告一段落,灵丹是否可服用依旧悬而未决,于是,宫中派出更多人手寻找裴湘的下落。
两日后,休沐后回宫当值的范姓侍卫听闻陛下在寻找裴昭希道长,惊讶出声:
“道长就在我家中做客,帮我娘治疗陈年旧疾呢。”
“当真?”
“自然当真,在围场之时,我发现裴道长的药很好用,便厚颜向她要了一些。后来返回家中,不小心被我娘误用,没想到,我娘她早年留下的腿疾缓和了不少。我就连忙给崂山、金陵和姑苏等地去信,试着联系裴道长。前几日,裴道长应我信中邀约,已经在我家中做客了。”
于是,裴湘就被请到了宫中。
她一身青色道袍,步履轻盈,身姿飘逸,肩头蹲着一只小白狐,腰间挂着碧玉笛,就这样踏着晨光翩然而至。虽然和那画中人有着一模一样的五官,但是只看一眼,便知这是截然不同的两人。
那是明媚娇艳,是五月繁花,这是白云青松,是秋日澄波。
明钊看到裴湘,不由得微微出神,太上皇则暗自喝彩,在见到真人之后,心中的几分芥蒂怀疑不知不觉就消散了。
裴湘行了道士的作揖礼后,被赐座赏茶。
之后,太上皇率先开口,询问了狐妖和灵丹之事。
对于贾政和小赤狐的过往,裴湘并没有隐瞒,完全坦然相告。并且直言告知明钊和太上皇,小赤狐当年送给贾政的灵丹,其实是她自愿奉上的半颗妖丹,当时,那妖丹确实是能够治愈重疾的灵药。
但是,贾政不仅辜负了小赤狐的心意,还要对她赶尽杀绝,让小赤狐由爱生恨,那颗送出去的妖丹也因为原主人心中的怨气,不再是治病的良药,而变成了索命的毒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