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6/7页)
皇上:“……”
皇上接过来首先批评他熊儿子这笔蚂蚁爬的字:“保康啊,瞧瞧你这笔字,你胤禛弟弟写的字都有模有样了。”
保康丝毫不受打击:“阿弥陀佛。师祖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汗阿玛要多夸夸保康的优点。”
咳咳,皇上直接咳嗽出来。
“嗯,汗阿玛是应该多夸夸保康的‘自信’。”
保康一点儿也不多想,就当他汗阿玛是夸他“自信”,伸手一指,示意他汗阿玛专心看他的章程。
皇上捏捏熊儿子的胖脸颊,开始“专心”看。
然后……皇上也惊呆。
“保康要八旗子弟转为文人?要将骁骑营整治成军中文职?”
“不是,不是。八旗子弟现在游手好闲,天天无所事事。师祖和保康说过,将来,随着人口繁衍,朝廷供养他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保康认为,既然国库养不起那么多的八旗子弟,就应该教导他们一技之长,将来也好不拖累国库。”
“先慢慢地办学,鼓励和逼迫他们做工经商领差事,等他们都有能力自己养活自己,就取消他们的‘铁饭碗’。至于骁骑营中的将士,首先当然是识字,接着是技能学习。扩收的五千人,必须是聪明人,有天赋的人……”
保康布拉布拉一大通,总之,就是将西山骁骑营变成后世的一个军校性质的军营,里面的将士们人人识字,人人都有所长,却不是练习弓马骑射;熟悉鸟枪也不是为了上战场,而是研究更好的鸟枪,各种更好的军备设施。
类似后世的信息兵,技术兵,后勤兵……
皇上听懂了,也看懂了。
一方面因为熊儿子顾忌他太子哥哥和他大哥而想出这么一个办法,一方面震惊这个办法的种种好处,其中的远见卓识、深谋远虑。
皇上叹气。
“军中也有专门研究武器的人,工部、铁造处、内务府都有。南书房行走戴梓非常有火器方面的天赋。还有很多西洋匠人,就那个保康看着不大喜欢的南怀仁,他们都对大清火器改进有重大贡献。”
“新火器的研究方面,目前是汗阿玛自己直接负责,康亲王跟着督办——汗阿玛也送了几十个聪明的八旗儿郎进去学习……”
保康安静地听着。皇上感叹完,瞧着熊儿子那得意洋洋的小样儿,忍不住伸手摸摸他光溜溜的小脑袋。
保康:“……”
皇上面对熊儿子不乐意的瞪眼,笑出来。
“保康的想法很好,只是保康不能天天去西山大营,具体负责人选,可有选好?”
保康终于等到这句话,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保康的纳兰老师。”
皇上一愣。
他以为,熊儿子要推荐钮钴禄家的人。
“哦,保康的纳兰老师还有治军之才?”
“当然。”
“哦,那是汗阿玛耽误保康的纳兰老师了?”
“……”
保康满脸都写着“这还需要多问?”皇上使劲深呼吸缓一缓。
可皇上怎么都气不过。
熊孩子帮着他的纳兰老师来求他,还直白白地说他耽误他纳兰老师的前程,皇上特气不顺。
“汗阿玛要是不答应那?”
“汗阿玛一定会答应。”
“哼。给你一个机会且说说。”
“汗阿玛也欣赏纳兰老师的才华,之前是有一些顾虑。也是主要因为,满洲人里面,能和纳兰老师一样与汉家文人打成一片,文采人品获得汉家文人认可的人,太少,必须抬出来纳兰老师的诗词天赋。可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哦——哪里不一样?”
“现在纳兰老师在词坛上已经成名了,应该开始他的梦想了。”
“……”
“……”
皇上心头一哽。
保康一脸不服气。
皇上一抹脸:“行吧。看在保康说得都对的份上,汗阿玛就答应了。”
“谢谢汗阿玛。”保康笑得比外面的小太阳还灿烂。
看得皇上更是气不顺。
“汗阿玛还没说完。”
“既然容若去了西山……汗阿玛再给添加一个人,赫舍里家的赫奕。他和索额图是不出五服的族兄弟,做事牢靠,目前理藩院任职,汗阿玛又意提他做工部尚书。”
赫奕?保康没听过这个人,不过,既然汗阿玛提出来,那应该人品可以,反正朝廷中的争斗势力平衡等等他并不想参与,只是,“赫奕要听纳兰老师的。”
皇上:“……”
皇上那个气啊。
他未来的工部尚书要听容若的。
可皇上对容若,确实有那么一咪咪的愧疚。
“行,汗阿玛答应了。”
“汗阿玛给容若封一个官儿,好名正言顺。”
“行。明天就封赏。”
“要高一点儿……汗阿玛,保康告退。”
保康“见好就收”,在他汗阿玛要发火之前,麻利地“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