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番外(十七)(第3/4页)
自行车所需要的是什么,钢铁。
普通人买铁锅的能力都没有。
更何况是满是钢铁的自行车呢?
所以一句话,买不起的。
少府的人知道这件事情吗?
那当然是知道的。
不过他们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问,只是认认真真的干活。
首先就是研究这一份制作图纸,知道自行车的工作原理。
一看之下,惊为天人。
无论是杠杆原理,还是滑轮组什么的,都让他们目瞪口呆。
一个个看完之后,立刻就行动了起来。
把一块块钢铁打造成相应的模样,并且小心翼翼的组装起来。
刚开始的时候还十分顺利,很快就弄出了一个框架出来。
可是到了后来,他们就陷入了为难之中。
轮胎怎么做?
不仅仅是没有材料,也没有相应的制作工艺。
工匠们思考了很久,还是决定使用代替品。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然也不会这么去做。
第二年春的时候,几辆自行车就制作完毕了。
虽然并没有制作手册里面的那么优秀,可是也是不可小觑的存在。
一些工匠们试着骑了一下,在摔了个鼻青脸肿的情况下,终于学会了。
“速度很快,一个时辰能走三十里路。”
“有一点颠,不过却比马车要好得多。”
“这个叫做自行车的东西好像是要推广下去,我们可以尝试一下用廉价原材料。”
“木头?”
“竹子?”
“别说这些废话了,先尝试一下。”
“……”
这一群工匠们忙得热火朝天的同时,其他人开始种植沙薯和棉花。
或许棉花还不到时候,沙薯却是可以推广了。
只见带着嫩芽的块状物在土里面长出一根根藤蔓之后,就被人从植株上摘了下来,分成了一根根小藤蔓。
关中的老秦人大多都得到了这样的小藤蔓,不过一家就只有一根罢了。
虽然数量少的惊人,可是人们还是十分高兴的接了下来,如同宝贝一样的种在了地里。
假如沙薯真的如同传说中一样产量极高,那么他们明年秋天的时候就可以吃到沙薯了。
至于为什么今年吃不到,那当然是因为要留着做种啊!
夏季来临的时候,少府的工匠们研究出了自行车的代替品。
大部分都是用竹子和木头制作而成的,省去了很多功用。
其中轮胎是羊皮缝制而成,并且在里面塞了一些东西。
至于成本造价,低的可怜。
上上下下加起来,不过几百秦半两而已。
即使是普通人家,咬一咬牙也是能够买得起的。
精装品弄完了,代替品也弄好了。
于是工匠们把东西送到了秦始皇的面前,让秦始皇好好检查一下。
秦始皇先是看了一眼代替品,并且让人骑了一下。
工匠们马不停蹄的赶了上去,骑着自行车在广场上转呀转。
秦始皇看过之后,非常满意。
造价低廉,又功效强大。
这样的好东西,值得竖起一个大拇指。
得到了认可之后,自然就是大肆推广和制作了。
想要让全天下的人都骑上自行车,那么绝对是不能单靠几个工匠的。
于是乎,老百姓又有了干活的地方,或是砍伐竹子,或是打磨零部件。
只要是合格的物品,都可以在少府这里挣到钱。
关键是这样的活计不累,靠的就是一个细心和精致,所以男女老少都干得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不少人都乐疯了。
毕竟在有钱的情况下,他们能做的事情会更多。
秋天来临的时候,第一批自行车出产了。
一些老百姓看了看价格,毫不犹豫的买了一辆。
大概是这段日子里挣的钱,比一辆自行车的价格要多得多。
一些人以为老百姓们咬咬牙就能够买得起自行车。
却不知他们有了工作之后,手里的余钱就更多了。
因此在买自行车的这一件事上,没有任何勉强的地方。
至于那些没有找到一份工作的,估计就没有这么心大了。
他们看着其他人骑着自行车跑来跑去的,做梦都想着找一份工作。
大概是因为有了工作后,自己的手里就有了钱,也有更多的资本分配。
自行车在很多人的心里是一种神奇的东西,看起来那么一大个的块头,其实比走路还要快上许多。
即使是路不太好走,骑着自行车也能走过去。
如果不小心遇到了什么东西,也只是摔倒罢了,不会造成什么太大的影响。
不可否认,骑自行车真的能够节省很多时间。
而且买了一个下来,还可以用上好些年。
所以,只要是有些余钱的,都会欢欢喜喜的买上一辆。
毕竟这可是太华夫人弄出来的好东西,他们可不愿意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