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番外(十四)(第2/3页)
不仅仅如此,还有人十分欢喜。
因为当他们进入某个地方的时候,那里的人会热烈的欢迎他们。
虽然少府的人知道,这是因为他们带去了知识和财富,可是也不妨碍他们因此而笑得开怀。
事实上,对于各种豆制品的制作方法,人们的接受度很高。
特别是豆腐花,神奇的没话说。
只要豆浆再加一点点叫做石膏粉的东西就可以由液体变成固体,更能够填饱肚子。
吃不完的豆腐花也可以留着,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压去里面的水分。
过不了多久的时间,出来的就是一种叫做豆腐的东西。
这个豆腐好啊,不仅看起来洁白如玉,而且怎么做都好吃。
如果豆腐吃不完的话,留着也没有关系。
毕竟豆腐乳什么的,嘿嘿嘿嘿。
豆制品产业的发展,少不了一种材料。
——石膏粉。
因此方士们除了制作食用碱之外,现在又有了一个新的工作,那就是制作石膏粉。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才是这方面的行家呀!
即使是人才辈出的少府,也在这方面远远不及也。
方士们想不明白,为什么事情会变成这样呢?
他们可是炼制长生不老药的人,现在怎么来炼制这些简单的东西了?
食用碱和石膏粉,以前不知道怎么样,现在就是一种食材。
从长生不老药到食材,这档次也下降的太快了吧!
可是他们又能怎么办呢?只能哭着喊着继续干活。
由于人数太少的缘故,还要暗戳戳的忽悠自己的同门和相熟的人。
然而即使是这样,人数仍然不够。
毕竟食用碱是面食的必需品。
普通老百姓可能用不上,达官贵人们估计是要用得上的。
酸一点的面食虽然味道还不错,可是终究比不上去除了酸味的正经面食。
石膏粉就更厉害了,只要是做豆浆都要用到它。
没有石膏粉的话,除了豆浆之外,其他的大多数豆制品都做不出来了。
石膏粉的价格算不算贵,老百姓也偶尔吃一吃豆腐什么的,改善一下口味。
所以石膏粉比食用碱更受欢迎。
在这样的情况下,方士们累的上气不接下气。
一想起太华夫人以后可能会弄出更多的这方面的东西,更是烦恼的想要翻一个白眼。
不知道是谁开始的,大量收童子。
其他的什么也不教,就教如何制作石膏粉和食用碱。
这样的做法,毫无疑问的引起了不少方士的注意。
于是,收童子的人更多了。
只要能干活的,什么年纪都收。
可不是七、八岁那种美好的年纪。
一个个大男人,顶着两个包包头,又穿着童子的服饰,怎么看怎么辣眼睛?
可是方士们也没有办法啊,他们人手实在不够。
食用碱和石膏粉的大量使用,背后是某些矿石的大量需求。
于是一些老百姓们有了工作,那就是去矿场挖矿。
虽然累了一点,可是有钱啊!
而且是为官府工作,不用担心有人苛扣工钱。
毕竟大秦帝国的法律还是挺严格的,不仅仅是对老百姓们,对官员们也是如此。
云清流并不知道因为自己的忽视,连豆油豆酱这些东西都弄出去了。
毕竟少府人才济济,有了说明书后就能够把相应的工具研究出来。
即使不是一模一样的,那也能够代替原有的使用。
此时此刻的云清流,现在正蹲在一株绿色的植物面前。
不久后,她左看看,右看看,招了招手。
一位宫女走了上去,微微行礼。
云清流站起身来,做了一个挖的动作。
宫女很轻易的就明白了她的意思,立刻找来了人手。
云清流看了看他们手中的工具,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并且退到了一旁。
接下来的时间里,几个大男人哼哧哼哧地挖土。
短短几个呼吸的时间,他们就看到了深埋于土下的东西。
那是两个拳头大小的小玩意儿,明明和土地颜色相近的外皮,在他们眼中却格外扎眼。
这几个人对视一眼,更加小心翼翼起来。
他们就知道,太华夫人从来都不做平白无故的事情。
挖呀挖,挖呀挖。
这几个人,越挖越是心惊。
他们原本以为土底下只有几个,没想到多不胜数。
不说别的,都挖到地下三尺了,这才把东西给挖完了。
这个时候,云清流都有些等得不耐烦了。
这玩意竟然比土豆还多,把东西挖起来都是一个难题。
跑上去数了数,上上下下加起来居然有三十三个。
云清流终于明白了,怪不得说产量大。
这产量还真是杠杠的,一亩地估计能够养活一家人。
在心里感慨完后,她又让人把这些东西收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