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开拓生意(第3/4页)
封大牛就笑了。
不过表面上看着小少年挺稳当,实际上手心紧紧捏着,也是很紧张呢。
“这个粉条子是我们卫星村的特产,别处都没有呢。”
“吃法也有好多种,这种是放到水里煮软了,捞出来加些调料拌着吃。还可以和肉同炖,味道更香。”
封大牛朝着刘小哥使了个眼色,刘小哥赶紧解下随身的布袋子送过去。
封大牛从里头拿出一小把粉条,递给车夫们让他们传看。
“哟,这是硬的!”
“咬不动啊……”
“这倒是稀罕啊……”
车夫们都是粗人,也不讲究,接过来,听说是吃食,就上手掰下一小段来扔嘴里嚼两下。
“没错,就是硬的,做成这种硬的,就不怕放坏,一年两年的都没事儿。”
车夫们听了,都互相看看。
“这倒是好啊!”
“能带着在路上煮了吃!”
“也能在家里屯上些啊!”
就他们这种长年都在路上的人,带的干粮春秋两季还好说,到了夏天,但凡好入口的就容易坏,那不易坏的又太干。
就刚刚他们吃的那个,咸香爽口,夏天要是能吃上口这个,那肯定比啃干饼强得多了!
“这样的稀罕物,就算能在路上煮了吃,咱们这些穷鬼也吃不起。”
“小兄弟,你请我们吃这稀罕物,不是想卖给我们吧?”
“你看看我这一身破衣烂衫,是吃得起这稀罕物的吗?”
“行了吧你们!买不起就不要啰嗦吧,小兄弟,这粉条子怎么卖,要是不太贵的话,我少买上些回去给家里人尝尝新鲜。”
“那我也要来点……”
封大牛一笑,“这个粉条它份量轻,不压称,一两是五文钱。”
他说着就掂了掂手里的布袋子,“这么些就是三两的样子。”
“三两就能煮出刚刚那五碟子了。”
他这个价格一说,自然是大多数人都摇头表示买不起,不过还是有人就真去掏钱。
“小兄弟,就给我来三两。”
封大牛接过十文钱,又退回了五文。
“大哥头一次买,就给大哥让几文。”
那人就笑了,“嘿哟,小兄弟还挺会做生意的啊。”
封大牛先把手里的小袋子递给那车夫。
又让刘小哥再去拿了个大点的袋子,看着也有一斤的样子。
“不过呢,还劳烦大哥件事,这一袋子粉条,就是我们东家送给贵东家的,请他尝尝味道,也劳烦大哥把这个价格告诉贵东家……”
车夫先还没多想。
他得了五文的让利,不过是让他把给东家的礼给捎上而已,反正回去是空车,有什么不行的……咦,等等!
回去是空车,岂不是说,如果这个粉条真是稀罕物的话,放在应祥县城也能卖得出去,那他们就可在回程的时候运送上些粉条,再在县城脱手……
所以这石渣场的东家是想利用自己这些人的空车,再跟亨通脚行做笔生意?
“包在我身上了……不过我们东家能不能答应,我也不能打包票啊!”
话虽如此,可以他对东家的了解,东家本就是个爱琢磨各种门道的,再加上东家家里,也开着杂货铺子呢!
到了这会儿,其他反应慢点的车夫也回过味来了。
嗯,怪不得突然请他们吃好吃的呢,原来是为了这个!
不过他们都挺乐呵。
“小哥,你们村还有什么其他的特产,不如都拿出来给我们见识一番呗?”
封大牛也不慌,笑嘻嘻地拱拱手,“有的有的,下回再给大哥换一种,时不时地换个花样,才有惊喜么!”
两个少年把这伙人和车马给送走,天也要黑了。
两位妇人边说着话,边走进了窝棚,开始准备给石渣场的人煮大锅饭。
在工场那边辛苦修房的人很快就要下工,给他们吃的,肯定不是稀汤了,得炖大骨汤配着饼子。
两个少年,也没闲着,就蹲着帮着烧火。
“大牛哥,你胆子可真大!”
刘小哥就特别佩服封大牛,他跟人家是同岁,只不过月份少了一个月而已,可看人家,又会算术,又能写字,跟那些看着横眉竖眼的车夫对答,一点也没带怵的。
就那个向他们推销粉条的活儿,就是王东家吩咐的。
他一见那么多生人就张不开嘴,而大牛哥说起来却是一套一套的。
“这有什么,你多学学就行了。”
封大牛自打去年夏天就开始学习。
司娓娓教了点,王大军有空的时候也教点。
都是比较实用,现学现就能卖的,封大牛的学习兴趣就很高,他也比年纪小的弟弟妹妹更努力用功。
过了一年,他十五了。
自觉已经是大人的封大牛,自然不太想再跟年纪小的弟妹们做一样的活儿。
正好东家们又要修石渣场,又来了一批新人,那些人里头,除了家里年纪小的娃娃放在卫星村,就都被放到石渣场来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