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第2/3页)
很多时候,老申侯都叹,若是长女之智,分些给她的弟弟们,那就太好了。
申家这代人的才智,仿佛都生到了他女儿身上似的,男孩子点都均不到。
冰雪聪明,举反三,因常出入父亲的外书房,她到十二岁,甚至对父亲公务很有自己的见解,言简意赅,针见血。
心有灵光,点即透。
然很可惜的是,天妒红颜,上天给她聪敏的头脑,却没有给她个健康的身体。
她生来体弱,兼有喘症,且不轻。费尽心思多年,只算将身体调养得稍康健些。喘症无法减轻更甭提断尾,时不时会复发,发病时必须马上服药,不然会很容易就香消玉殒。
这样个灵慧聪敏的女子,却被喘症所累。
世人并不看重女子头脑,能管家就好,他们看重的是个健康的身体。
这样的病症,太容易让人担心她连生孩子都熬不过去。
及到十七岁,她的亲事都未能定下。
而老申侯也不能不管家里切,只顾着女儿。
申氏族不仅仅只有个女儿。
儿子鲁钝,甚至可以说是愚蠢,而老申侯病重时日无多,适逢新帝登基选秀,他不得不将长女送进宫,以搏日后得宠好照拂下弟弟和家里。
世人对女子多歧视,她要护住家里,也只有这么种方式。
进宫后,果然隆宠加身。
然可惜的是,她只是个替身。
且就算肯忍辱负重,还不得长久。
任凭你再冰雪聪敏,姿容绝美,男人心不在,就无计可施。
正主归来,你的存在,就是大错特错。
最难堪最难过的那几年。
皇帝避之唯恐不及,他的态度直接影响的所有人,冷眼,冷遇,嘲讽,落井下石,趁势补刀。
这是他母妃去世的间接原因。
迫使他这十几年忍辱偷生。
萧逸很小就知道,他该怎么做,才能顺利成长,不扎人眼。
他捏紧手里的沉香手串,啪声丝绳断,“噼里啪啦”的沉香木珠落在地上,溅出地。
滴滴答答的木珠落地声。
“至于,外朝的人是怎么来了?”
萧遇唇角挑:“母之爱,为子女计之深远。”
他当初说,是母妃的遗泽,还真不是骗人的,可惜皇帝不信。
淑妃身体不好,又如此境地。其实聪颖如她,早就段贵妃还未回宫,皇帝刚刚和段贵妃旧情复炽那会,她就察觉了。
她也立即开始准备了。
长期盛宠,貌似病弱无害的淑妃,实际发展出庞大的宫内人手。
萧逸宫里人手的基本盘,就是母亲留给他的。
比如陈忠,就是那个时候来的。
朱皇后视淑妃为眼钉,淑妃怎么可能不往长秋宫和太子身边放钉子?
后来,察觉皇帝和段贵妃旧情复燃,她心知不好,立即开始削减。
淑妃拿人拿七寸,按这个标准去筛人,非达到条件的不留。
为儿子为娘家铺路。
“至于范名成张怀信等人。”就是淑妃为儿子为娘家将来困境所谋的条路,进可攻,退可守。
“这源于场交易。”
至于什么交易,萧遇并不需要知道。
当时,朝,宫,都做好了准备。
偏偏,智者千虑必有失,愚者千虑必有得。
淑妃受累于她孱弱的身体,而朱皇后的优势是她是皇后。
哪怕段贵妃进了宫,她还牢牢握着宫权的宫皇后。
历来锦上添花易,雪送炭难,在淑妃失势的最后几年,朱皇后年比年过分,最后以宫宴名义强行调走永延宫人手,恰巧淑妃病发,身边竟空无人伺候,自己爬着摸索拿到药瓶,被个“闻声进来伺候”的小宫女碰全撒。
太医自然是赶不及过来的,不过半盏茶不到的功夫,淑妃就挣扎着窒息而终。
香魂归阴,饮恨香消玉殒。
“本来,若调养得好!我母妃能再活十年载的!!”
萧逸恨声,能看着他长大,他能好好孝顺母亲的!
而非赴宴归来,只看见具冷冰冰的尸体!
他恨极!
“是你们母子!”
个朱皇后,个段贵妃!
这两对母子,都该死!!
他怎么可能不恨?
他母妃这般个钟灵毓秀的女子,就不得不这么深陷深宫,去争夺个男人的宠爱。
还不能当自己,只能当替身。
最后葬身在这四堵高高的宫墙之。
萧逸怎么可能不恨?!
他深恨了足足十七载,这些人,包括皇帝!
“你太没用了。”
切齿恨意迸发过后,萧逸很快收敛起情绪,闭目半晌,他恢复平静,他对萧遇说:“你和你那皇后真太让我失望了。”
“你知道我给了你们多少便利吗?”
他伏身,用仅二人听到的声音说。
从开始,朱皇后母子打算扼杀萧迟于深宫,提前废了他,不让他入朝,萧逸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