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39章(第3/7页)

这会是尚书令出列回话,道尚书台已经审核完毕,以予通过赵谨为廷尉的任命。

“如此,还望卿尽心竭力,为国分忧。”殿上女帝开口,眼中全是期待。

“臣,定不负圣意。”

赵谨跪谢,心中欢喜。

自父亲去世,他虽承袭爵位,但薛氏族中事,包括两万薛家军,都染不上半分。从前朝赵郢被世人当作一介爱好机关的纨绔,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到今日江氏皇朝中的臣子,近十年的时间,他终于靠自己上了九卿位。

终于有了同叔父分庭抗礼的能力。

后乃京兆尹出列,回禀调查事宜,然眼风却全在赵谨身上,不免生出两分怜惜。

京兆尹道,“已寻到一些相关疑似证据,尚在审核中,最迟这日晚间便可结论,逮捕疑犯。”

“这般快?”莫说女帝,便是百官都讶异,“那朕且待你的消息。”

如此散朝。

群臣三五成群同赵谨道贺,亦有要他请酒的。他一一回谢,道一定一定。江见月更是退了御辇,在拐入宣室殿的长廊下目送他。

*

“陛下,丞相来了。”阿灿迎人上来,提醒道。

“臣拜见陛下。”苏彦俯身行礼问安。

江见月收回视线,伸手扶他。

从来臣叩首,君主为显恩厚乃虚扶之。但是江见月扶苏彦,都是扎扎实实倾身上前,双手托腕,将人扶起。

这会亦是如此。

然当她弯下腰,双手在即将碰上他袖腕的一刻,清晰看见他交握竖指的手往内挪了半寸,几乎可以忽略的距离。但那是避开她的方向,半寸足矣说明一切。

这日早朝事少,眼下尚且不到巳时,穿堂风还带着清早霜露浸染的寒凉,从廊上凛冽吹来。

苏彦跪着,江见月站着,风从她背上过,广大的冕服袖摆被扬起,她看着自己伸出的一双手,指尖同他手背所距几厘尔。

风涌袍翻,两人的衣袂分明已经触碰纠缠,偏他的手又挪过些。

她合了合眼,在冕旒乱晃叮当作响声中,嗅过弥散在风中的雪中春信香,双手施力抓上他腕间,却也没有托起。

须臾睁开眼,在他低眉顺眼的姿态下,甩袖转身,吐出“免礼”二字。

风有些大,喉间呛了口寒气,她咳了两声。

他无动于衷,只道,“陛下,君扶臣,虚礼即可。”却不忘修正她举止。

江见月猛然抬首,目光似箭恨不得将他射出一个血窟窿,“以往如此,未闻苏相道不是。”

“以往是臣僭越,坏了规矩,臣愿领罚。”苏彦平静答话。

“苏相身子骨不错!”江见月愤愤道,撞过他往宣室殿走去。

少女牟足了劲,青年丞相身子晃了晃,喘了口气垂首恭敬随在身后。

入殿勘茶赐座,少女复了帝王样,“朕寻苏相,没有旁的事,只是想问问这半月里,朕所为,坦白出宫,明查刺杀,设置宵禁,苏相可有指正训诫的地方。”

“虽与臣初衷偏了些,但也无妨,各有利弊。”江见月转瞬的平静让苏彦感到欣慰,他教出的弟子,就该如此,有错既改,国事为先。

回想方才长廊一刻,他暗思,许是自己严苛了些。

半月未见,小姑娘关心自己也是有的。情窦初开的年纪,情绪起伏大些,但观眼下,多来还是可以克制的。

他微微低着眉眼,继续道,“只是陛下公开遇刺一事,又以此为由宵禁,如此为天下知。长安城中各国探子往来,只怕不日边境他国也会知晓。”话到此处顿下,很明显是点到为止,在考教少年帝王,让她自己顺势分析局势。

殿中地龙烧得暖热,少女手中还拢着手炉,鸡舌香在她四下徐徐升起,慢慢驱散身上的寒气。

“边境处,无外乎南燕和东齐,此二国联盟许久,对我大魏一直虎视眈眈。当年上林苑秋狝,手足骤薨,皇考病笃,南燕便趁势以换药为由,意图起兵压境。眼下朕逢遭遇刺,丞相被罚受伤,这等境况传出边境——”江见月看向苏彦,“朕明白了,眼下除了朝中事,还要格外巩固边防,提高警惕!”

一点既透的心智。

苏彦抑制不住嘴角上扬,恐出声音色暴露了自己的欢喜,遂只点了点头。

“看来朕所言,苏相并不满意。朕自当反思,只盼苏相稍作提点!”座上女帝十足谦逊姿态,眼中隐着落寞和渴求。

“分析得什好,能以过往事结合当下境况,对比分析迅速推出结论,臣如何不满意!”苏彦这会话接得极快,“陛下学得很好。”

“是师父教得好!”少女面上多出一抹娇憨。

“陛下若无旁的事,臣且先回府衙主持政务。”苏彦显然意识到少女是故意装出的自谦,不过为得他一刻弃了君臣的夸赞,企图重新拉近彼此的距离,遂端起一副只论公务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