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3/4页)

“卑职不敢。”李肃俯首下跪,“大人也万万不是这个意思,完全是出于保护陛下的安全考虑。”

“是这样?”女帝收匕入鞘,将人扶起,含笑道,“那是朕疑神疑鬼了,朕不过是想去看看苏相的阿姊,且不说一家子骨肉,便是臣有难,君主总该慰问。”

李肃松下一口气。

“你莫跟着,朕独自一人走走,静静心。”女帝话语婉转,“别说又是为了安全,就那么两里路,朕真会当作你是在监视,而非保护。”

“卑职不敢,陛下好走。”所有精力都用来练武、研习机关的臣子,哪惊得起少女此间来回反复的恩威并施,只避身放行。

江见月自然一路好走,出厢房,过殿阁,直入山路。

她来这处,只为在第一时间同他说明自己的心意。

说完就该走的。

她也想同他一道走,也已经等过,但是他没来,她也没有时间了。她要在廿九晌午出现在未央宫中。

她记得自己的责任。

廿九小年夜,要祭天酬神。

廿十除夕,有宫宴。

幸得山中雪停,亦加上那枚苏家军的分符令,让她走得顺畅。

然这一路行至渭河畔,过桥之时,出现了阻拦。

*

峨眉月勾天,小雪飒飒。

桥头上马嘶惨厉,一支箭矢破空而来。

幸被随身的三千卫横刀凌空劈去,偏了方向,直接雪地。只是到底江见月座下马受惊,一下将她掀翻在地。

好在数十三千卫瞬间围拢,一边护她在中间,一边同刺客交手。

对方人数并不多。

一炷香后三千卫的首领便基本摸清了人数,总共四十上下。只是武器格外厉害,三千卫的刀剑同他们的正面对上,不是瞬间卷刃,便是一下被劈成两段。

于是所行八十三千卫,明明是两倍的战力,却护得很吃力。

“陛下,得罪了。”夜色昏沉,视线难辨,首领离她最近,黑夜中将她披风一把扯到自己身上,“臣劈开一条路,着人先送您出去。”

话落,他戴上披风兜帽,露出行迹。副手心领神会,对着他提声高喊,“陛下小心!”于是,刺客皆往他处去。

江见月这处只剩薄弱的一层围攻,被近身的几个三千卫解决,杀出一条血路。

眼见对方终于有人被杀,倒地而亡。相比护君心切、又是头一回遇这等兵器三千卫,江见月头脑更清醒些,只眼前一亮,提醒道,“用他们的刀,杀回去!”

数个三千卫顿时回神,踢开死尸,正好一人一把。

论功夫,这波刺客亦是高手,但到底难抵敌三千卫。

一刻钟后,对方已有十中之三伤亡,三千卫不过一人受伤,而因对方亡故,三千卫抢来的兵刃也愈多。

眼见对方放出信号增援,江见月眉心陡跳。

只回首望向杜陵邑处,李肃在,苏彦当是安排好人手的。当是天不佑她,晚间风雪又至,显然他的人即便得了消息,此刻被困山中也是出不来的。

而她也幸亏没有在方才一刻走,看如此情境,除了这一波暗杀,前方路上当还有伏击。

她手中紧握匕首,在脑海中搜寻其他路途。

若是不过桥,便是从东绕去,翻阅恒华山,东秋山,如此回长安。只是这种冬雪日,死在山里的风险和眼前被杀的风险一样大。

赌一把,在对方增援来之前,保留住实力。

然正欲她鸣哨之计,只见数骑从桥对面奔来,马上人个个单手执缰,素手举火把。

她在交战圈外,隐约辨出领头的三人,一人是苏瑜,一人是陈珈,还有一人似是李肃的下属,后面约莫有百余人。

待到桥中央,三人也不出兵,只各自从马背掷出数个血淋淋圆乎乎的人头。

如此阵仗,刺客个个逃生而去。

“臣救驾来迟,望陛下恕罪。”三人向她跪拜。

“不迟,正好。”她俯身虚扶了一把,见苏瑜半身血染,“师兄受伤了?”

苏瑜伤在手臂,见少女撕碎袍布给他扎于伤口,只喘息道,“无碍的,一点小伤。”

很久后,江见月才知道,伤得很严重,差点伤到筋脉,养了很久才恢复正常。

只是当下急着回宫,不曾在意。

江见月于廿九平旦归于宫阙,不曾歇息片刻,只匆忙梳洗更衣。

一个时辰后至未央宫前殿,举行祭祀酬神大典。

典仪三个时辰,她分毫未错。

只是典仪毕,她从御座上一头载下,散了意识。

她在梦中反复看见前一日渭河上的刺杀,也看见自己始终没有找到的那股青丝,冷汗淋漓地惊醒。

公无渡河。

公竟渡河!

这是她任性的代价。

以鲜血和人命作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