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第3/3页)
“你这话是赞同拨款精建三千卫的,那也没见你给夷安长公主说句话。”赵谨坐在下首烹茶,将茶晾清分给苏彦,“你给个暗示,我不就附和你了吗?”
“你后头附和我也不晚,只是别到时掉链子!”苏彦将巾怕搁在一旁,边调试温酒炉边道,“且不论这茬,年初交代你的事有眉目了吗?”
年初,便是江见月继位之初。
苏彦认为宣平侯府被屠一案,凶手并非长沙王穆平,遂暗里着赵谨细查。
“丞相有疑而不经廷尉,只私下用下官,想必是怀疑主谋出自世家。而如今的廷尉正是出身世家,许会有所惊动。下官猜得可对?”赵谨押了一口茶,笑道,“但是苏相不疑臣吗?臣也是世家子!”
苏彦晲他一眼,陪他一道打官腔,“本相不但知晓你是世家子,本相还知晓你为改回薛姓,没少和你叔父争执过!也没少赖在抱素楼不回府过!”
“初五早朝那几位反驳更改朝会的,可都同你叔父赵励交易匪浅。我在上头看到你急切模样,是不是恨不得堵上他们的嘴?”
赵谨无语叹气。
他本是薛姓。薛氏当年原是与苏氏齐名的,祖上于前郢亦有从龙之功,出过六任大将军,百年前被赐予天家赵姓,荣耀一时。只是如今赵氏不在,曾经的尊荣反成了掣肘,顶着这般姓氏于朝中颇为尴尬。偏如今的家主赵励,并不愿改回先祖薛姓,认为曾经忠郢并无错,如今效力大魏亦无妨,君贵在一心,无关姓氏。而前岁更是在阴平一战中,立下大功,得江怀懋信任。
“罢了,不提这处。”赵谨念及这事便觉胸口堵闷,只从袖中拿出两个小盒,打开给苏彦看。
一盒是一片树皮,只是切口呈蓝色。
另外一盒里是一片半寸长的是从宣平侯府后院树干上寻来的卷刃,上头亦残留着蓝色粉末。
“这、难不成是精钢坞?”苏彦惊道。
精钢坞制作的兵器十分坚硬,乃挖掘地道的绝佳利器。只是精钢坞罕有,唯有南阳一带方有。
而南阳桓氏便是守着这一处宝贝发迹的。
一部分用来售卖盈利,一部分用来制作兵器献于武库,已做战时之用。
赵谨颔首,“不过也不能就锁定是桓氏,毕竟桓氏出售精钢坞乃朝中允许,百年来皆是如此。也难保是长沙王着人买了此物!”
这话俨然是给苏彦台阶。
毕竟苏恪尚是桓家妇,苏桓两家姻亲多年。
然苏彦却基本断定,是桓氏无疑了。
桓四姑娘号称“女中诸葛”,但于世人眼中只是个深闺女郎,不涉政事,便是朝政的局外人。然其兄桓起乃局中人,可以详细告诉她朝中事。如此,以“时辰差”抨击女帝,顺理成章。
“这两样东西,还有旁人看过吗? ”苏彦问。
“没有!”赵谨摇首,“我都是无意中发现的,且精钢坞占土一时并不会现色,需要被糖水淋过才呈蓝色。”
“我这不是前两日得意忘形,眼见玉娘胎稳了,冲着玉娘说了一句她瞧着胖了圈,就被一碗红枣汤砸了一身,这才浇到了卷刃上,后立马连夜灌了糖水去宣平侯府验证的!果然那棵被砍过的树切口涂了糖水也呈蓝色了。”
苏彦正饮一盏茶,一时没有接话,只盯望赵谨清俊面庞,忍不住连咳了几声。
他有些被茶水呛到。
“怎么了?”赵谨见他突然盯着自己,又不可思议地饮水失仪,心中发毛。
“没有,就是我想到了另一桩案子!”苏彦搁下茶盏,依旧盯着他看。
“哪桩?”
苏彦掩口又咳了声,以目指他左额两道红痕,“赵主簿缘何从前日起,请了十日假,这桩案子。”
“是因为您对着尊夫人口无遮拦,事后没有及时补救,还跑去查案,如此回来被挠的!不好见同僚,方请假之。”
赵谨闻言正恼,却转瞬止住了,只环顾空荡荡的丞相府,嗤笑道,“那也总比阁下孤家寡人的好!”
“你这幅整日埋头朝政的模样,脑子和精力都付在上头,于情之上未必通窍。待有了妻室,说不定惹得尊夫人比玉娘还气性大!你且成日请假吧。”
顿了顿又道,“左右无妨,女帝是你小徒弟,定然体贴恩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