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第4/5页)
初时公主用他治自己的病,查了他底细。
如今公主用他治旁人的病,查了他更多细枝末节。
一身医术、半生困顿的儿郎,为人父,为人夫都是极好的男人,若为己当宁可死也要秉持救死扶伤的医者本性,然若为妻儿亦是可以为五斗米折腰的。
何况,眼前恩惠起是五斗米可比拟!
少女玉指纤纤,摩挲那枚莲花玉佩上的美丽纹络,“方太医,其实您自个就能为孩子腾个位置出来。”
九月初秋,山风多来也是寒的。
但到这个时候,方桐一身里衣已经湿透了。垂首的额头上,汗珠直直滴落在足尖上。
安王死了,所以教授他的温九姑娘腾出了位置。
雍王还有一口气,自然还在苏大人门下占其位。
方桐深吸气,理正神思,抬首看了眼还在屋内读书的孩子,终于意识到为何公主不让他收拾笔墨随他离开。
“殿下,微臣入宫的时辰快到了,且容臣带犬子回去,莫扰了您。”他鼓起勇气试探,确认。
面前豆蔻之年的少女,挺一张纤薄背,长一副柔弱面,眼睛清亮如山泉水。平素最爱拜佛抄经,挪步舍不得踩死一只蚂蚁,开口亦是温文谦和,听她说,“贻儿在孤处甚好,方太医若是担心夫人寻儿,儿思母,大可将心方回肚里。”
她从袖中掏出一面巾怕,递给他示意他可拭汗,“孤两炷香前,已经让夷安翁主前往你处,想来你们岔了路不曾撞上。孤让她带夫人过来与贻儿一道,孤会照顾好他们的。”
方桐这会完全抬起了头,只以己袖擦汗,掌心干爽后,方接来公主帕子。却也没敢逾越使用,只工整叠好,重还公主手中,抱拳拱手正欲说话时,夷安带着王氏过来了。
没有发病的妇人,布衣素簪难掩清秀模样,看向方桐的眉宇间皆是温柔,是男人眼中浓情的最好回应。
她有些报赧,“妾无碍的,回去便好,怎还能这般叨扰殿下。”说着,方意识到举止不妥,公主在前,如何能略过她先同夫君说话,只局促地欲要行礼。
“公主慈心,我们就不要推却了。你和贻儿都在这处,我确实更安心些。”方桐的不再虚礼,识趣地拉近了同公主的关系。
公主颔首,“您曾为了妻儿多年不出诊,今日为了妻儿,且好好出次诊。他们,和孤一道等你回来!”
太医再度向其作揖,恭顺又慎重,“臣会用心救治雍王,定不辱殿下使命。”
*
日影偏西,日落月出。
月上柳梢,又移中天。
承光殿中的太医令进进出出,施针熬药,推骨研方,三五商榷,一二拍板。又有太医监拱手君前,一次次回禀病症伤情。
却见得天子喘息愈急,帝妃摇摇欲坠,已无颜色和礼仪,只跪地求医又求佛,恨不得以身代过。
天子扶妃于怀中,相拥泣泪。
烛光里,夫妻情深,爱子心切。
这样的情意流转,双阙台的公主院落中竟也有。
江见月看着一盏孤灯长明的西暖阁,窗牖上投映出王氏倚在榻边不曾睡下的影子。
“方太医今晚当是留在承光殿,夫人还是早些歇下吧。”公主披了件氅衣,来看望她,抬手示意她不必多礼。
王氏到底有些紧张,只低着头道,“好多年了,郎君从不在夜间晚归。偶尔出去一回,妾都侯着他。他知妾在等他,便一定好好回来。”
公主道,“孤闻阿母言,她也这般侯过她夫君。”
公主的阿母,公主阿母的夫君。
王氏再迟钝,也知这话不好接,只无声笑了笑,轻轻拍着已经睡熟的孩子。
公主静看了会,问,“夫人,您会唱摇篮曲吗?”
王氏闻这话,有些讶异地看过来。
灯油费钱,她得公主恩惠,亦不敢随意铺张,便也不敢多点灯,早早将烛台都灭了,唯有这榻前一盏。
偏这公主入内,没有通传没有摆驾,独自一人孤零零拎着一盏灯笼过来。
如今屋内便是光线昏暗,小公主融在无边黑暗中,唯一点灯照映出她一张消瘦苍白的脸。尤似一个跌在夜路中的孩子,被一个如同母亲的妇人带回家中后,低低乞问,“夫人,您会唱摇篮曲吗?”
“能不能唱我听一听?”她的话语还在微光中传来,“我阿母以前也唱的,唱给我和阿弟听。她走后,我就再也没听过了。”
“……小小孩子,哭吧哭吧,梦里去见娘啊!”(1)
“娘啊娘啊,抱你在怀里,孩儿睡得香啊!”
唱起摇篮曲,抚拍孩子的妇人再不拘谨,哼得温情又流畅。小公主听得欢喜,拎着灯笼转圈踱出屋外,仰头看天上星星,哪颗是她的阿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