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140章(第3/5页)

五娃越哭越厉害,陶爱红也难得讲道理。

“到了部队,要经常给家里打电话,不能打电话就写信。”

孟二勇的眼睛也红了,“不求你像你哥似的,读清大,建立公司,还发明熊猫号。我就指望你平平安安,有个工作,能找到媳妇就行。”

在孟二勇心里,五娃什么都比不上孟东。

他对这孩子没有别的期待,就希望有国家管着,五娃不惹事就行。

五娃被他说得不高兴。

甄臻一巴掌拍在孟二勇背上,把孟二勇给打懵了。

“娘,你打我干啥?”

“你说干啥?你大哥干活比你强,孟华学习比你好,娘拿你跟你哥你弟比了嘛?”

孟二勇后背火辣辣的,“娘,儿子不比他们差吧?”

“哎呦喂,这可真够自信的!自己不咋滴,还总挑剔孩子,人家五娃就走了,你就不能说几句高兴的话?非要拿孩子比来比去的?再说了,非要考清大开公司才叫成功?”

孟二勇不明白了,“娘,考清大开公司不叫成功,那啥叫成功啊?”

“我只知道我家小五,身体好,长得帅,会运动!性格又好!将来当了兵,也是军中的一把好手。这不叫成功叫什么?”

五娃的失落一扫而空,他幸福地抱着奶奶。

“奶奶,我会想念你的,我也会努力训练,争取当一个有用的人。”

五娃就这么跟着征兵领导走了。

甄臻挥手跟他告别,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

而她至今也不能习惯分别这件事。

五娃走后,家里瞬间冷清了不少。

孟老太剥了一捧瓜子仁,偷偷放到甄臻的口袋里。

甄臻笑了,“您这是干嘛呢?哄小孩呢?”

“怕你难过,”孟老太呵呵一笑,“你五孙子从没离开过家,这一走,你不习惯吧?”

甄臻不能否认,小五的离开让她有些伤感。

“都得学着接受。”

“可不是,大国他爸和他爷爷走的时候,我也不习惯,总觉得家里空唠唠的,一个人就这么消失了,但后来也就习惯了。”

孟老太似乎觉得提起死人不吉利,话锋一转,“养孩子就跟养小鸡似的,养大了,就跑没影了。”

甄臻笑了笑,从书下翻出一叠信纸,“我给五娃写信!”

“人还没上火车,你就写信了?”

“我先把信写了,等他到部队,信也寄到了,一天都不耽误。”

孟老太觉得儿媳妇跟小孩似的,也多亏了儿媳妇拉扯这一大家子。

等她去了地底下,就对孟长征和她老头子说,家里一切都好,不用惦记。

孟老太想儿子了,偷偷去给孟长征烧了香。

她想了想,对着孟长征的墓碑说:

“再等我两年,妈就下去跟你团圆了。”

新姚县城自立为市的文件,终于下来了。

徐蔚就地任职,成了新姚市的市委书记。

这不符合华国升官的流程,可徐蔚功绩放在那,国家觉得他是扶贫的一把好手,想让他做经济发展的示范城市。

总之,徐蔚就这么在新姚市留了下来。

新姚自立为市,市里所有招牌都要换,城区的划分也要重新规划,街道的名字也得改,各单位的名牌文件都要升级。

就连甄臻的真心超市,也升了一级,成为新姚市真心百货大楼。

这两年,新姚的羊毛衫产业发展得很不错。

徐蔚升任书记后,也想再做出点成绩来,就跟甄臻商量几个国企重组上市的事。

甄臻同意把橡胶厂安置在新姚,孟华的避孕套工厂也会建在这。

“啤酒!啤酒一定要引过来!”

新姚后合并的一个县城,里头有一家国企啤酒厂,被甄臻收购去了。

甄臻手里头共有7家啤酒厂,有一家在哈市,也是扬名全国的品牌,她打算把这几家工厂合并上市,保守估计,她只靠啤酒厂就能赚十个亿!

要是加上橡胶厂、服装厂之类的,她至少能靠这次国企重组上市,赚30个亿!

徐蔚上位后,打算大规模招商引资。

“我准备让招商办去港城和一些沿海城市招商,有愿意来咱们新姚投资的厂家,我们就给地皮,给税收优惠!企业多了,咱们的就业岗位就多,市财政才会有钱。有钱了,咱就修路,发展教育,这样才会良性循环。”

徐蔚还打算引进一家教育集团。

甄臻疑惑,“你打算怎么做?”

“老大姐,您是知道的,新姚县城的教育实在太落后,也就您家孟南和孟北争气,才让新姚飞出两只金凤凰。”

徐蔚把几家教育集团的资料给甄臻看。

甄臻沉吟:“这些都是私立学校,我寻思着,教育还是要以政府为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