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可以修复化工厂的土地(第2/2页)
卿孟祝让明春晰帮他交叉验证过,柯姝雯给的资料确实是业内经常引用,并且经过了验证的资料。
有人为了达到目的,会专门搜罗一些比较偏的资料论证自己的论点,柯姝雯明显不是那样的人。
明春晰和他一起看资料:“新来的柯女士比较注重团芸薹的科研价值。”
卿孟祝:“我知道,要不然这位有点名气的青年大佬不会来我们公司。我只是之前没想过把团芸薹正儿八经地用到土壤修复上面去,我更多地是想用来提升土壤的质量。”
他最初种团芸薹,就是想把它当低配版的地力恢复剂来用,是为了种植服务的。
明春晰:“不得不说,土壤修复的潜力很大,应用场景也很广。如果我们能将团芸薹往那个方向培育,说不定会将它培育成比弑虫杆菌更受欢迎的明星产品。”
卿孟祝点头:“是,前提是成功培育出来。”
明春晰:“我对星际商城的产品有信心。”
卿孟祝没有随便同意,他翻着资料,嘟囔:“我还是多看看资料,依靠我自己的能力判断吧。信心什么的,也不是很靠谱。”
明春晰莞尔:“那你看。“
卿孟祝连续恶补了好几天资料,将国际和国内的土壤修复工作大致了解了一遍。
最终,他觉得可以用团芸薹试试。
正如明春晰跟柯姝雯所说,团芸薹要是能作为土壤修复的特色植物,比作为单纯的提升土壤质量的植物,应用场景大多了。
市面上也缺少类似的产品。
卿孟祝决定做这个工程,于是带着柯姝雯亲自去跟化工厂的负责人谈。
他得确定化工厂有哪些污染物,有什么修复目标,修复的价格和违约金到底是多少,谈清楚了,他才能确定要不要接这个单。
这种比较重大的事情,他不放心直接交给别人谈,还是得自己把控才比较安心。
他这边很认真,化工厂那边的领导也很认真。
对方不仅把资料给他看了,还同意他们先修复一小块地做实验。
至于修复目标,达到国家的相关民用标准就行,不要求达到农业用地的标准。
卿孟祝对这片地区不熟,明春晰回来后,看了资料告诉卿孟祝,这片地方以后可能会开发房地产,修复也是为了方便以后在这里生活的人。
听了这话,卿孟祝就明白了。
不过,要消除土壤里的一项项污染物,达到能住人的标准也并不容易,估计他们得花大力气。
确定接下这个项目之后,卿孟祝让人再做一遍详细的检测,确定土壤里污染物的种类。
让别人检测,他不放心,他还悄悄地带了一部分泥土样品回家,亲自用商城助手扫描了一遍,确定土壤里的主要成分。
弄清楚污染物后,他才给团芸薹育种。
团芸薹的种子收回来没多久,还没有度过休眠期。
他需要用一系列手段打破种子的休眠期,而后将种子泼洒到育苗盘里,等团芸薹长成了小苗,再统一移植到他们要治理的土壤中。
那样比较好把控团芸薹的生长状况。
他们现在用的修复方法属于原地生物修复方法,成本低,见效较慢,至于修复效果,那得等他们的团芸薹种出来后再看。
星际商城出品的团芸薹,按理来说,最后的修复成果应该不会错。
不过他们这是二代种子,还是嫁接到芥菜上才种出来的种子,种子的品质也没有很高,究竟是什么情况,得真正将团芸薹种一遍后才知道。
卿孟祝将团芸薹种下去,又洒过井水,而后将它们挪到后院,等它们发芽。
他看着后院里的一个个育苗盘,感觉他也需要一个实验室。
要不然这地方都不够他折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