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战争2(第2/3页)
巨弩轰隆轰隆,一声声暗夜中恍若雷鸣。
奈何平州自河东拿下,这些时日一直在重修城墙,不过短短半月间,城墙上新修的防御工事层层叠叠,拒马、鹿角等障碍物早早摆齐。
城下,护城河被加宽加深,河水湍急,成为一道天然的屏障。与以往大变模样,四处犹如铜墙铁壁,固若金汤。
想必,里头人早知晓,他们被逼急了一定会无视死伤,强攻硬上。
又一连两日进攻,魏博军始终无法前进一步。
这场攻防战,也在这激烈的厮杀中,陷入了僵局。
徐山一人一马在黑夜掩盖之下,嗜血的眸光死死凝着城墙之上那一袭玄衣,身姿高广修长的男子。
梁昀似有所觉,幽深的双眸透过层层雾气朝着他看过来,像是隔着数年的时光,气质依旧不改清冷高华。
他缓缓冲着徐山勾唇而笑。
明明很温和,却像是带着雷霆万钧的力量。
……
若是以往,粮草充足,兵强马壮,便是苦守两月也无碍。
可如今眼见粮草见底,军中连夜攻打更是疲惫不堪,人心惶惶如一盘散沙,若再无胜绩,只怕军心都聚不起来——
徐山自觉上一场战败,这回是他一雪前耻的时候,如此兴师动众而来,首战就粮草被烧,若是消息穿回魏州一定叫自己那几个弟弟耻笑,更叫父亲失望。
如今他是明知风险却不见血不肯罢休。
平州难啃下,他冷声厉道:“留下三万精锐随本将死守平州,务必拿下梁昀首级献给父亲!其余人暗中南下,入攻河东!”
语罢,徐山又看了眼城楼之上,笑道:“我看看他欲如何赶回去支援。”
此计自是妙计。
盖只因他得到消息,梁、孙两府暗中驻军两万在宁州,只怕如今已经在赶来援助平州的路上,若是继续拖下去自己未必能取胜。
除此之外,振武亦有河东兵力驻扎。
如此一来,河东还有几成兵力?
这些年梁氏伤的伤,死的死,剩下一个能撑得起场面的小将却是年幼。河东府兵水性极好,有一支水师常年占据河道口。
听密信中言,梁秉被派去守着河道口。
河东东与崇山相隔,西北与平宁,衡州接壤。有湍急赤河为天然屏障。
想来……只有绕过水道,自东南而入。
诸将听闻,自又是朝着徐山一番夸赞。
“世子果真计谋无双!”
……
是夜,月色朦胧,万籁俱寂。
谁也不曾想,魏博骑兵竟是趁夜悄无声息,绕过平州,穿越崇山一路南下。数日,至山脚下长驱直入,朝着河东府南面反扑而来。
往日里安宁祥和的安邑城中百姓睡梦中,尚不知晓一场危机悄然间逼近。
刹那间尘土飞扬,马蹄声、脚步声交织成一片喧嚣。
数万敌军如乌云般朝着压境,直扑而来。
魏博牙兵南下,夜间进攻河东安邑城,攻势凌厉,打的河东守将措手不及,一日间竟险些被攻的败下阵来。
面对魏博骑兵突如其来的进攻,河东守将反应及时,匆匆自蒲坂城,平阳城援军南下。
可饶是如此,府内重兵早已出城往旁处而去,守将也不过寥寥无几。
面对神出鬼没的数万魏博牙兵,安邑城苦守不过两日便难守过。
守将们连忙命城中百姓撤退,一路往北退入河东腹地。
第三日,面对魏博四万精兵进攻,安邑城的守军虽拼尽全力却因寡不敌众,城门终被魏博骑兵攻破。
一时间,喊杀声、哭号声渐渐平息,只余下城中弥漫的硝烟与刺鼻的血腥之气。
早已四处逃散的百姓。
魏博将领缓缓踏入城中,眼中满是傲慢与自负,高声喝道:“我道这安邑城是如何固若金汤,易守难攻,也不过如此!”
“都说那河东节度使昔日如何厉害,领兵如神,神将转生?如今还不是被我们围困在平州龟缩着出不来?说他有多足智多谋我才不信,瞧瞧!如今看来,他不过徒有虚名!”
身旁的一众将领,纷纷附和,笑声肆意。
那些骑兵如同脱缰的野马,肆意横行。有的冲进百姓家中肆意抢夺财物,脸上竟是贪婪与张狂。
有的敌兵一脚踢开路边的残垣断壁,高声笑道:“我们索性一鼓作气,攻下河东首城!听闻河东节度使夫人貌美非常,先后嫁予兄弟二人。昔日朝廷欲以他妻儿入宫封赏,节度使却暗中将妻儿送走,拿假的欺君。我们不如将节度使夫人接来,问问她究竟是河东男人厉害,还是咱们魏博的男人厉害!”
众将闻言,忍不住污言秽语,唾沫横飞。
一个个战功充脑,浑然忘记了临行前主将吩咐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