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第2/3页)
酆都有诸司曹官,类似凡间都城,冥官皆为古之帝王及忠臣孝子有功者,不是他们自夸,以他们在凡间的功绩足以在地府也当上高官。
世间亡魂多如牛毛,如果不是生前有大功德也不会被他们察觉。
嗯,大罪孽也算,不过那就不归他们管了。
“哦对,咱大宋几代君王也在地府,见着了就规规矩矩行个礼见不着就算,皇家天天热闹的很,应该没空注意咱们。”
范仲淹嘴角微抽,越发感觉这个地府不正经。
把正经的活人都变不正经的死鬼了,可见不是个好地方。
滕宗谅:……
尹洙:……
有滕宗谅和尹洙自荐接引好友,半个月的时间足以让范仲淹接受现在的情况。
他到了阴曹地府,因为生前有功,到地府後也可以谋个一官半职,但是最近主管相关事情的冥官在闹罢工,所以他会被安排什麽差事还得等些日子才能知道。
至于地府的冥官老在闹罢工,他问了,俩人都一副讳莫如深的样子不和他讲。
不,不是讳莫如深,是挤眉弄眼看笑话一样。
奇奇怪怪。
这天一大早,滕宗谅和尹洙再次结伴过来寻人。
都说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地府的时间和天上差不多,范仲淹刚到没几天晏殊也来了。
还是滕宗谅和尹洙自告奋勇去接的人。
范仲淹:……
晏殊:……
你俩直接专职当黑白无常得了。
酆都为鬼神治事之所,平日神来鬼往很是热闹。
就是不知道为什麽官员闹着罢工城里还能安安稳稳的热闹。
“别瞎捉摸了,你不是一直问为什麽那麽多冥官罢工吗,待会儿就知道了。”滕宗谅神神秘秘的说道,“你不是一直放心不下大宋吗,待会儿应该也能看到大宋的近况。”
范仲淹:???
他已经不是刚到地府的他,不用胡说八道糊弄他。
晏相公刚到的时候他已经问过了,大宋朝堂是每况愈下,也不知道这下坡路什麽时候才是个头。
酆都瞧着也不太正经,估计只是内忧外患尚未爆发,等爆发了未必能比大宋好哪儿去。
唉。
滕宗谅不知道好友心里在想什麽,他只知道这次一桌终于能凑够四个人。
首先,不是他人缘不好;其次,不是他人缘不好;最後,不是他人缘不好。
有资格留在酆都为官的人并不算多,大部分亡魂都得转世投胎,能留下的要麽爱独处要麽有别的至交好友,他和尹洙同年病逝同时到地府已经很幸运,不能再奢求一桌凑足四个人。
走着。
有滕宗谅和尹洙带路,好像一眨眼就换了地方。
范仲淹看看面前和樊楼差不多的酒楼,再回头看看一眼望不到头的大街,然後目光落到几年不见就有了大神通的好友身上。
滕宗谅大大咧咧,不出意料的又冒出来几句“习惯就好”。
范仲淹:……
“习惯”两个字他已经听累了。
不过这俩人说的不错,这城里的的确随处可见都是熟人。
不远处,吕夷简淡定的朝新来的范仲淹和晏殊点点头算是打招呼,然後慢悠悠的去二楼找位置坐下。
此处最开始是个酒楼,自从异象出现就变成了戏园子,还是仅限冥官出入的戏园子。
其实历代君王更希望只有皇帝能看,或者说,只有他们自己能看,但是规矩不知道是谁定的,那些皇帝也无计可施,只能憋闷的任由大家一起看笑话。
人人都在看笑话,人人都是笑话。
谁都没比谁好哪儿去。
吕夷简死的比尹洙滕宗谅还早,他出身仕宦之家,死後见到的亲眷比其他人多的多,不过地府的官制和凡间不太一样,家族人多和势力大完全不沾边,顶多就是平时说话的人多了点儿。
范仲淹深吸一口气,“你们……”
“不是天天都泡在勾栏瓦舍,只是偶尔来看看。”范仲淹话还没问出口,滕宗谅已经知道他要说什麽,“信我,我们真的没有不务正业。”
尹洙一本正经的点头,“是的,没有不务正业。”
站在门口说没什麽意思,有什麽不明白的进去再问。
进去後应该就分不出精力来问了。
或许是仙家手段,酒楼内部比外面看上去还大,滕宗谅在前面带路,范仲淹一边观察四周一边往前走,走到二楼看到桌椅放在宽宽的阶梯上颇有些诧异。
这般摆设还是第一次见。
桌椅在台阶上松松散散摆着,和勾栏瓦舍里的戏班子很像,但是又不太一样,高高低低的能看的更清楚。
可这下边就是大堂,也没见搭戏台子,总不能是看南来北往的行人、行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