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6/6页)

三岁时被路过的算命先生说此子有状元之貌,五岁时被正在蜀中为官的包大人视若神童,七岁时偶遇富弼富相公,得富相公赠书两箱,九岁时……

苏景殊:额……

这就开始编了吗?

他怎麽不知道他出生的时候天生异象?他怎麽不知道他三岁是遇到过算命先生?他怎麽不知道他五岁时就认识了包大人?

包大人都没去过蜀中,他们相隔千里上哪儿认识?

富相公的确给他送过书,但那是他来到京城之後的事情,和小时候的他没关系。

谁家小报这麽能编?这是造谣!

苏景殊愤愤握拳,然而就算小报上写的都是胡编乱造也没办法。

大宋的基础教育做的很好,百姓的识字率也很高,各州县甚至村里都有私塾,很多地方甚至还有专为女子开的女子学堂。

识字的人多,印刷技术发达,民间百姓的平均文化水平自然比前面的朝代高。

小报不是朝廷的邸报,而是私人办的一些报,有些是刊些研究学问的文章供同好收藏学习,更多的还是刊登奇闻异事的娱乐小报。

如果朝廷的消息很重要或者很离奇小报也会放上去,但是改成什麽样子有几成真就说不准了。

办小报要麽自掏腰包自娱自乐,要麽是为了赚钱怎麽吸睛怎麽写。

只要不会有损朝廷颜面,上面写什麽朝廷都不管。

审核?没有的事儿。

因为朝廷放任小报自由发展,那些为了赚钱的娱乐小报最擅长把原本平平无奇的事情改的面目全非,有几分真不重要,重要的是百姓喜欢看。

媒体嘛,懂的都懂。

展昭也知道小报上写的都是假的,但是不妨碍他看的津津有味,“这上面不光有景哥儿,还有其他进士,景哥儿要不要一起看?”

每次春闱放榜後榜上的进士们都是小报造谣的重灾区,榜首最倒霉,排名靠前的其他进士也都逃不过。

他们景哥儿小小年纪连中两元,小报花大力气去写他再正常不过,今年还有另一个不输景哥儿的倒霉蛋,就是那个叫章惇的,俩人直接平分了小报的版面。

章惇前两年已经是小报界的名人,他是进士,他侄子是状元,要是俩人相亲相爱也就罢了,偏偏他因为侄子成了状元选择回家重考。

有猫腻,绝对有猫腻。

前两年的小报上关于章惇和他侄子章衡的恩怨情仇一段接一段,一段比一段离奇,有离谱的甚至还弄出什麽前世今生的恩恩怨怨。

苏景殊闻言立刻忘了生气,“让我看看让我看看。”

他知道京城的小报很多,但是这些胡编乱造的小报不在他的阅读范围内,倒是他爹会时不时带回来几份深奥看不太懂的学术小报。

如今他自己成了小报的主角,那就不能不管了。

出现在戏台上的本子好歹是他自己写或者看过的,小报上这写的是什麽?

离大谱啊!

他要真的按照小报上写的这麽神,只考个春闱第一名哪儿够,前头那位斩白蛇的汉高祖才是他的榜样。

所以让他来看看倒霉蛋章惇被写成了什麽样子,独乐乐不如衆乐乐,要倒霉大家一起倒霉嘿嘿嘿。

小小苏和展猫猫凑在一起看娱乐小报,无视那些编排他的小故事,看小报上编排别人有意思极了,所有的小报都翻完之後还有些意犹未尽。

难怪能卖那麽好,的确抓住了读者的心,值得学习。

“展护卫,街上还有别的小报吗?”苏景殊将翻过的小报整理好还给展昭,饶有兴致的问道,“小报卖的贵吗?卖的人多吗?办小报赚钱需要交税吗?他们的主家是谁?背景深吗?”

展昭被这一连串的问题给弄愣了,“别的小报倒是有,但是谁家办的还真不知道。”

怎麽?景哥儿看这些小报不顺眼,要直接打上门让他们别印?

“怎麽会?我是那麽不讲理的人吗?”苏景殊对上展猫猫怀疑的目光,义正言辞的坐正身子,“他写任他写,你看这上面写的东西,除了名字和我一样其他哪点儿像我?”

他才不是要上门捣乱,他只是想问问办小报难不难。

这可是掌握舆论的工具,现在用不到不代表将来也用不到,提前打听清楚没坏处。

他都写过话本子了,写娱乐小报肯定也没问题,他亲自操刀,肯定比市面上所有小报加起来都狗血。

展昭默默将带来的所有小报都收起来,怕待会儿让苏家老爹看到说他带坏乖小孩儿,“景哥儿,你就当我今天没来过。”

这小子真要放着好好的官不当转去办什麽乱七八糟的小报,包大人和公孙先生就先饶不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