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任务完成,回大唐啦(第3/5页)

扶苏默默地看着,学着,感觉自己迟早用得上。

韩信带来的占城稻在咸阳宫种下的时候,吕雉留在咸阳做官了。

巴家的商队跑到敦煌做生意的时候,大蒜素成功问世。

十年的时间有多久呢?

好像很长很长,但又好像很短很短。

月氏王在贞观三年吐血身亡,他的太子比他还早走几个月,王孙一继位,月氏的盐湖盐矿铁矿就刷新出了更多的大秦军队。

当然了,他们是去保护工匠和商队的,绝没有其他意思。

毕竟来往河西走廊的商队越来越多,肯定需要更多人手来保护他们的安全,不然秦人怎么安心做生意呢?

至于祁连山的平原怎么多出了大秦的农田,月氏和大秦的边境线怎么每年都在变化,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众所周知,国境线这东西,它有腿,是会跑的。

一会地往月氏跑跑,一会儿再向东胡跑跑,那不是很正常吗?

刘邦凭借优秀的政绩升到咸阳来的时候,石磨已经普及了全国,月氏种马繁育的后代送到了关内,代田法和新农具也在稳步推行。

茶庄在大秦各郡遍地开花,茶叶的种植总算成了规模。

最高兴的就是商人了,虽然得交税,但赚得多啊。

不仅可以往西域,还可以冒险出海,那也是一条危险却十分诱人的商路。

李世民很鼓励他们出去闯荡,大秦的船只还是不错的,海上虽有狂风巨浪,但商道嘛,只要有成倍的利润,总有不怕死的愿意去闯一闯,将大秦的商品与声名传得更远更广。

【很有意思,不是吗?】李世民笑道。

【更有意思的事情来了。】嬴政提醒道。

呼延氏果然和东胡起了摩擦,毕竟他们挤到了东胡的地盘上生活,多多少少抢占了原住民的资源。

草原上,最好的牧场和河流就那么一些,有限的资源自己人都不够用,哪里能轮到外人来抢?

摩擦逐渐升级,变成武力交锋。呼延脱怕不是东胡王的对手,连忙向大秦求助。

“去吧,韩信!”李世民用一种“去吧,皮卡丘!”的随意语气,放出了韩信。

“这次不用项羽了?”扶苏私下里问。

“以后大概都不用了。”李世民回答,“他若是安分,就让他一直安分下去。若是不安分,有韩信就够了。”

岁月,终会磨平反骨仔们的棱角。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大秦的茶叶卖到了徐福的后人那里,占城稻种在了巴蜀的梯田,大秦不声不响地又多了一个郡,东胡的生存空间被压缩了一半……

从前的六国之人,便只好保持静默与顺从。

项梁吃着白面的肉包子,看着《咸阳日报》,怀里抱着项羽和虞姬的孩子,给他喂熬得稀烂的白米粥,不知怎么叹了口气。

“不好吃吗?”项羽用小刀削着木头,准备给孩子做一把小弓。

“好吃是好吃,但是……”项梁心里很不是滋味。

“好吃不就行了?”项羽随口道,“项庄呢?”

“武举输给了一个女子,把自己关屋里饭都不吃了。”项梁幽幽道。

“哪家的女子?”项羽诧异道。

“听说是蒙家的。”

“那输得不冤。”项羽干脆道,招呼孩子过来试试弓的大小。

“我也要铁弓……”孩子年纪不大,口气倒不小。

“等你长大的。”

“那我也要老虎的筋做弓弦……”孩子叫起来。

“上林苑有两只大老虎,下次带你去看,当年就是我们一起猎的母老虎,掏的小老虎,后来才放到上林苑去养的,现在应该也长大了,和其他老虎生崽了……”

“你们是谁呀?除了阿父,还有谁这么厉害?”

“是当今天子。”

“哇……”

项梁又叹了口气,狠狠地咬了一口肉包子,端了一笼满满当当的包子,去敲儿子的门。

什么反秦,什么复国,什么报仇……都见鬼去吧!日子总得要过,人总得要活。

现在的大秦蒸蒸日上,还有什么可反的?

不如想想晚上吃什么,还更实际点。

十年,不过是葡萄熟了十次而已。

扶苏从十二岁的小少年逐渐长成,李世民渐渐放手,将一半多的事务都交给他处理。

——直到他二十二岁加冠。

李世民和嬴政并肩而立,一起看着大秦的太子,郑重地为他举行了加冠的成人礼。

不久,李世民退位给扶苏,看着他登基为帝。

【如此,你可满意了?】李世民问。

【嗯。】嬴政终于颔首,凝视着身着帝王服饰的扶苏,神色很是复杂。

也许,这也是他不可言说的遗憾之一吧。

哪怕他对扶苏诸多挑剔和不满,但正因为寄予厚望,才会有那些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