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你要走了吗?(第2/3页)
缺不缺的,得找房玄龄算算才知道。
李世民先不管这几个来考试的女子,让她们自便。他回咸阳宫之后,先召来扶苏和房玄龄。
“最近没什么大事吧?”他问。
“熊心叛乱刚起就被杀之后,会稽郡隐约起了点骚乱。”扶苏娓娓道来,“我让郡守小心戒备,随时准备动用郡尉平叛。但是后来没用上。”
“哦?”李世民扬眉。
“因为你灭匈奴、占龙城、活捉单于的事传回来了,天下震动,把那些宵小都吓住了,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扶苏微微一笑,“事先做的准备就没用上。”
“那帮楚人现在还安分吗?”李世民多问了一句,“如果不安分,也可以早点处理了,草原那边可缺人。”
“名单上的都迁差不多了,原先磨磨蹭蹭找各种借口的有好几百户,在熊心的族人被流放阴山之后,仿佛一夜之间就全想通了,非常配合地滚到咸阳来了。”扶苏心情很好,含笑回答。
“毕竟咸阳比草原舒服多了,他们还是不傻的。”李世民对这个结果也很满意。
【乐,杀鸡儆猴的效果很好。】
【三个月解决了匈奴,这速度放哪个世界都很炸裂。】
【前期准备工作还铺垫了半年呢。】
【跟李靖灭东突厥的速度差不多,大唐这打仗的效率,太绝了。】
【不仅是效率高,它成本还低啊,总共就出了两万人吧,月氏和东胡协同作战,一战定生死,整个漠南全到手了,大秦这边的战损总共就几千,连粮草都没用多少。】
“玄龄,此次出征的耗费怎么样?”李世民转而和钱袋子讨论钱的事。
“耗费倒是不多,陛下速战速决,没有用掉国库一成的钱粮。”房玄龄欣慰道,“接下来的抚恤金和论功行赏可以多出一些。”
“我也是这么想的,战士们辛苦,伤亡者的家属务必多多安抚,功勋由家人继承,抚恤金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一倍吧……”李世民细细地和他讨论着。
“将士们会感念陛下恩德的。”房玄龄叹道。
“今年的田税我也不准备收了。你觉得可行吗?”李世民问。
“今年是可行的,明年呢?”房玄龄斟酌道,“不收田税,各大粮仓可就填不满了。那倘若有灾……”
“郡县的官田,军队的屯田,不够填满粮仓吗?”李世民沉吟道,“若是向商人和百姓购粮呢?”
“这……”房玄龄犹豫道,“互市也是需要大量粮食的,臣考虑的主要是这个。”
“互市让商人去吧,有利可图的事他们跑得比谁都快。”李世民顿觉轻松了一点,“咱们收商税就好了。粮商还可以用粮食抵钱,皆大欢喜。”
“陛下是要让利于商人吗?”房玄龄略有点担忧,“会不会太纵容他们了?”
“无妨,商业繁荣昌盛,能收的商税也就变多了,也不是件坏事。如果收的商税够用,就不用向种地的百姓收田税了……”李世民一手支颐,温和地笑道,“你知道的,我最喜欢汉文帝。”
“那是谁?”扶苏好奇地问了一句。
【二凤的偶像】
【二凤之前,古代帝王的榜样。】
【我以前总觉得秦皇汉武是最厉害的,后来了解了汉文帝,才发现对百姓来说,最想要的其实是汉文帝这样的君主。】
【二凤也很好啊,从普通老百姓的角度来说,是可以和汉文帝并列的仁慈君主。】
“一个可以免田税十几年的仁君。”李世民笑笑,“我也打算这么做。”
“那得用道家无为而治的政策。”房玄龄思量道,“这对百姓的影响是最小的。”
“嗯,接下来的几年就尽量不要惊扰百姓了,移民戍边也慢慢来,我可以等个十年来完成这件事。”李世民沉静道。
“十年……”房玄龄不由动容,“陛下不着急吗?”
“不能急,一急,百姓就要受罪了。虽然我看不到,但一纸诏令下去,就会有千千万万个家庭,翻山越岭,千里迢迢,拖家带口,从关内一直迁移到关外,这一路上的苦,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清的。而我明知道百姓苦,所以更不能急。”李世民叹了口气,“我很想念大唐,但我现在是秦君,我得对大秦的百姓负责。”
【所以这个直播我得看十年?】
【不,隔壁大圣陪唐僧取经,虽说路上花了十几年,其实直播间的观众只看了几个月。】
【啊?怎么做到的?】
【有个什么时空流速功能好像,系统可以设置的,不开直播的时候两边流速不一样,现代一天,直播间一年都是可以的。】
“十年……”扶苏忍不住道,“十年之后,你就要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