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二凤:我们爱好和平(第3/4页)

“不麻烦。”李世民笑吟吟,“我们可以替首领除掉这个心腹大患,但有一个小小的要求。”

“什么要求?”呼延脱警觉道。

“你看,草原这么大,部落这么多,我们大秦在这里行军,一不小心就会误伤盟友。这多不好!能不能麻烦首领给个详细又准确的地图,最好有精通地理的人给我们当向导,以防我们彼此误伤。如何?”李世民笑道。

“这……这不妥吧?”呼延脱犹疑道,“让别的部落知道了……”

“诶,首领可以把与你们呼延氏交好的部落都做上标记,我们绕路就是。那些本就交恶的、有仇的部落,灭就灭了,同首领你有什么关系?我们大秦又不在草原放牧,这些空下来的牧场,不还是归你们重新占领分割吗?草原上,谁有兵力,谁有资源,谁就是老大。这单于的位置,凭什么就不能属于你们呼延氏呢?”李世民轻巧地诱惑道,“大秦统一天下才十几年,首领你难道不想试试统一草原是什么滋味吗?”

【这大饼画的,陛下你干脆去当秦使好了。】

【前面我差点就信了,直到我听见统一草原,才反应过来,二凤不可能看着草原统一。】

【你们都这么好骗的吗?我甚至怀疑二凤会不会放过呼延氏……】

【二凤好像……一般不杀盟友?】

【也没跟呼延氏结盟啊,这不是在骗地图吗?】

“你们为什么这么好心?”呼延脱不太信,“图什么?”

“我们奉天子的诏令,与草原各部族商议互市,打通到西域的经商之路,听说那边有很多昂贵的香料珠宝药材,还有很多大秦没有的作物,比如胡荽葡萄大蒜……这都是我们大秦所需要的。”李世民认真回答。

【大蒜大蒜!必须要大蒜,可以做大蒜素!这个时代唯一能做出来的消炎药了!】

呼延脱神色古怪道:“不对吧?你们大秦不是最重视农耕吗?我听说商人是很不受欢迎的。”

“那都是以前的事了,大秦都换了一位天子了,首领还不知道吗?草原上的消息这么不灵通?”李世民撇了他一眼,一幅理所当然的语气。

【二凤指指点点,你们匈奴怎么回事,老黄历了还提,不知道与时俱进的吗?】

【人家一朝天子一朝臣,你这一朝天子一朝匈奴是吧?】

【可不咋滴,挡我们秦太宗路的匈奴都得死。】

“这我倒是知道的。”呼延脱脸上有点挂不住,连忙找补道,“就以前上郡监军的那位长公子嘛。——听你这么一说,他很重商?”

“首领有所不知。”李世民好心地为他解释道,“为了安抚大秦的普通老百姓,让他们安心种地,我、我们天子诏令免税一年。但他觉得一年可能不够,如果能多免税几年就好了。可是这样一来,国库就没钱了。那怎么办呢?”

【去草原和西域抢钱。】

【瞎说什么大实话,那叫贸易逆差。】

【一两茶叶一两金,什么你嫌贵?那你别买,有的是人买。】

【我们是在好心好意帮月氏开采盐湖好不好?什么收钱,收什么钱,不就收了几匹小种马吗?】

【几匹?几千匹吧?】

【那咋了?战利品牛羊我们二凤都没要,让给月氏了,这不得投桃报李?】

【就是就是,看我们陛下多大方。】

【二凤是想效仿汉文帝,全免百姓田租十几年吗?哇,那我已经可以想象到史书会怎么夸了。】

【那以后这个位面的明君上限加标准,就是我们大秦文皇帝了。】

【鼓励经商,然后按收入等级收商税,我觉得这法子挺好的,普通的小老百姓不用交税,没有太大压力。】

【月薪还没达到交税标准的社畜默默地流泪,心好痛。】

“你们想经商赚钱?”呼延脱想了想,觉得这个逻辑没什么问题,还挺有道理的。

“自然是经商来钱快,赚得还多。”李世民随口举例道,“比如二两茶饼,其实就是从茶树上随便摘的,次一等的大叶子才会制成茶饼,放在咸阳我看都不看一眼,运到草原这边来,价格就飙升了好几百倍,甚至能换到丁香和安息香。这些东西带回咸阳,可比黄金还贵。如果能送给某位贵人,那都不是钱的事了,那是前程似锦……这些道理,想必首领这么聪明的人,肯定能想明白。”

【我居然被说服了。】

【因为这个道理确实没毛病。要打通丝绸之路,就要占领河西走廊,但是要占领这条道,还得干什么呢,二凤没有细说罢了。】

【不用细说,都在血里了。】

“那你们应该去找月氏,他们离西域更近。”呼延脱不解。

“已经找过了,都谈好了。”李世民愉悦道,“人家月氏可是很喜欢做生意的,不像冒顿,就喜欢打打杀杀。大家和气生财,不好吗?非要动手……唉,我们大秦自古以来就爱好和平,就喜欢种地加赚钱,草原缺什么就跟我们换什么好了,牛羊换粮食,皮毛换丝绸,马匹换盐和茶叶……这样大家都有吃有喝,干嘛非要打仗呢?真是的,我就不乐意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