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韩信拿了卫青剧本(第3/4页)

扶苏:“……”

【兵仙是这样的,不需要任何人教,天生就会打仗。】

【特别灵活,打仗的时候,各种计谋,都不带重样的。】

【学霸解题:这还需要思考,不是一眼就能看出答案吗?我有九种方法可以解这个题。】

李世民忍俊不禁,慢悠悠地剥了个橘子,悠然道:“屠睢出征时带了赵佗作副将,他死后,始皇任命任嚣为主将,赵佗继续辅佐,又过四年,平定了岭南。大秦在岭南推行郡县制,移民五十万,设置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三郡,赵佗任南海郡龙川县令……”[2]

【赵佗只是个县令?】

【一个县令,后来干到百越王,也挺厉害的。】

【最厉害的是活得久,这货活了103岁,熬死了所有同时代的人,连汉文帝汉景帝都死了,你就说强不强吧?】

【一个人熬走了五代皇帝,从秦始皇时期活到了汉武帝时期,谁能比他更命好?】

“陛下忽然提起百越,可是那边出了什么状况?”韩信试探着问。

“先说说,你的那篇策论。”李世民把殿试上韩信的文章递给扶苏,“我当时就觉得非常好,只是没来得及和你细说。你选屠睢,论及百越,不是瞎选的吧?”

【陛下好像机器猫哦,怎么手里什么都有?】

“回陛下,确实不是瞎选的。”韩信低眉顺眼道。

“不要这么拘束嘛。”李世民把橘子递过去,韩信唯唯诺诺地不敢接,他索性往他手里一塞,接着剥第二个。

【我也好想吃陛下剥的橘子。】

【谁不想?】

【贞观的风气真好啊,君臣等级之分不是特别分明,感觉却齐心协力,非常融洽,氛围太好了。】

【因为陛下有意克制自己吧,不然依他的权势,完全可以乾纲独断,为所欲为。】

【这样的话就是第二个秦始皇汉武帝了,就不是唐太宗了。】

“我来剥吧。”扶苏主动伸手。

“不用,反正我手已经脏了。你坐好,听老师给你讲课。”李世民笑眯眯,心情甚好。

韩信忙道:“臣微末出身,不敢当太子的老师。”

“不用担心,找个机会,我给你把这个身份坐实了。”李世民随口道。

此话一出,不仅扶苏吃了一惊,韩信更是不可置信。

【韩信给扶苏当老师?妙啊,太妙了。】

【前有甘罗十二拜相,现有韩信二十一成太子老师。这不得好好宣传一下唯才是举?】

【这年头师生关系堪比父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韩信要真成了扶苏老师,他这辈子应该都不可能谋反了。】

【人家韩信本来也没谋反,就是功高震主了而已。】

【可韩信不是要去百越吗?那还是张良当老师更合适吧?】

【子房说不定也得出差。】

“臣……臣何德何能……”韩信诚惶诚恐,几乎结巴起来。

“你只是缺少展示才能的机会而已。”李世民笑道,“以后这样的机会有的是,你建功立业的机会也多的是,不用担心。——言归正传,关于百越……”

他顿了顿,等韩信接话。

“臣当时听陛下出的题,是战国名将,臣就想大秦一统天下已有十余载,陛下英明神武,六国不足为虑,那所患者,无非边疆而已。北有蒙恬王离两位将军,陛下从前也在上郡督过军,对草原的动态想必颇为了解。蒙家世代忠良,乃大秦柱石,臣在军营时见中尉军军容整肃,蒙毅将军与陛下言笑晏晏,关系匪浅,进宫时也看到了他。那么,匈奴那边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是以就选择了百越。”

【厉害啊韩信,我都没想过这些,我可是一天直播都没有错过。】

【看看人家这押题的本事,难怪人家是兵仙呢。一个刚进咸阳的土包子,穷困潦倒,都不影响他压对最高统治者出的题目。】

【这一对比,瞎扯淡选王翦就知道拱火的英布,和中规中矩的灌婴,还有扰乱考场的项羽,韩信简直就是个优秀学生代表,还是老师最爱的那种超省心的学神。】

扶苏惊讶道:“你才刚到咸阳,就考虑得这么多吗?”

“正因臣刚到,所以要多看多思,不过是这次运气好,正好猜对了而已。”韩信谦逊道。

“我看你在文章里提到,要防止百越自立是吧?你为什么觉得百越会自立呢?”李世民饶有兴趣地问。

“陛下看地图就知道了。”韩信用手比划了一下百越的范围,“百越在大秦最南边,离咸阳足足有三千里,若是拿番禺来算,那有四千里。这样遥远的距离,百越那边若是发生什么事情,大秦得很久才能收到吧?”

“嗯。”李世民肯定道,“不仅路途遥远,而且百越地域广阔,部落众多,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很多地方以渔猎为生,跟中原这边大相径庭。虽移民了几次,也设立了郡县和官员,但消息总是传得特别慢,比起有驰道的上郡,差得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