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回春堂的回春汤(第3/6页)

一群五大三粗的汉子竟争不过一个女子,眼瞧着便要恼羞成怒、大打出手。

“若我没记错的话,这回光散不是那位康仁寿康掌柜的方子吗?”

女子轻柔的声音响起,在这剑拔弩张的氛围中显得分外突兀。

众人争吵被打断,纷纷回头望去,只见一身素衣的女子步态袅娜、踏雨而来,一粉衣丫鬟在旁为她撑着伞,气势瞧着不比她那主子逊色半分。

数月未见,大家真是各有各的长进啊。

手中紧握的铜勺慢慢放下,秦九叶眨眨眼,心中不由得感慨良多,正想着自己是该客气两句问个好,还是该低低头装作不相识,便听那伞下女子已然开口道。

“这位是果然居的秦掌柜,与我苏家有些生意往来,这汤药取材也出自苏家,诸位若有质疑不满,现下可一并说与我听听,若有苏家做得不得体的地方,我自会给诸位赔个不是。”

苏沐禾突然出现已是意料之外,眼下竟开口要帮自己,秦九叶惊诧之余不由得一阵狐疑,险些怀疑对方在同回春堂一起搭台唱戏,可转头便看到那方才还凶神恶煞的一众大汉,不知何时已退开来,眼神中的忌惮不言而喻。

苏家这新当家的女娃娃,瞧着弱柳扶风的样子,手段却比她那便宜爹还要不留余地,是把名副其实的“温柔刀”。处理家事如此,生意场上更是如此。近来一个月连割十间铺子,将家中养了十数年的老奴赶出门去,只为清算账目。苏家确实已不如当初风光,但“做事留三分”的道理所有人都懂得。何况本就是七文钱一碗汤药的生意,眼下也算是让对方知道了厉害,犯不着同苏家再大闹上一场。

那回春堂的几人又撂了几句狠话,随后便呼啦啦散了场。

秦九叶望了望重新变得清净的街口,半晌才回过神来,对苏沐禾行礼道。

“多谢苏姑娘解围。只是在下这街头生意实在登不了台面,我怕苏姑娘方才那番说法会连累自己……”

“我方才所言并非完全信口拈来的胡话。”苏沐禾轻声打断了她的话,如烟似的双眸似笑非笑地望着她,“你这些时日在九皋附近收来的药材,约莫有一半是苏家的门路。你现下想要撇清干系,是否有些太晚了?”

秦九叶闻言一顿,这才抬起头来、仔细打量起对方面上神色。

为了稳住城中各药堂,她特意交代过那些小将行事谨慎,但仍未瞒过苏沐禾的眼睛。而对方此刻毫不避讳地说出一切更令她觉得,这位苏家二小姐应当已经猜到她为何会出现在这里了。

秘方一事只有查案相关之人了解前因后果,但苏沐禾本就是当事人之一,又出身药商世家,对这种事的敏感程度也远超常人。

“苏姑娘来寻我究竟所为何事?不如一并说了吧。”

两方都是聪明人,秦九叶决定节省时间、单刀直入。而那苏沐禾也比想象中爽快,当下开口问道。

“这城中是否要有很多个祖母了?”

城里是不是要有好多个和沅舟了?

这问法着实古怪,即使是在这等要命的关头,这话若非是从苏沐禾口中问出来,秦九叶觉得自己说不定能扯一扯嘴角,可眼前站着的便是苏家人,她无论如何也笑不出,半晌只低声道。

“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苏姑娘可愿换个地方一叙?”

****** ****** ******

立冬之后,太阳落得越来越早,酉初刚过,城中已是一片漆黑。

今夜的九皋城内格外安静,就连打更人巡街的声音也不闻,大家像是听到了什么风吹草动、早早收工躲了起来。

街上空无一人,不知是否为了省些灯油,整条街上都未点灯,月色晦暗朦胧,一团黑色影子从街道尽头逼近、阴兵过境一般,伴随着些许细碎声响,离得越近听起来越是沉重。

那是穿甲佩刀结队之人当街而过的动静,而这城里已经很久没有过这样的动静了,家家户户都门窗紧闭,生怕一个不留神、撞见了大虫吃肉、阎王拿人。

眼下,那一队黑漆漆的“鬼差”已直入城东市集后的街巷,而那街巷中只有一处院子亮着灯火。

一盏灯笼高挂督护府院大门前,将那片遍布车辙痕迹、却打扫干净的地面映得雪亮。

领头的军司马姓赵,生得一副孔武有力的样子,立在那灯笼下听了会院子里的动静。隔壁街的老狗吠得他心烦,他干脆使了个眼色,手下一队人马当即散开来,将那院子层层围了起来,他自己便拾阶而上,径直来到大门前。

他带了百十来人、气势汹汹而来,连破门的家伙什都备好了,只等遇到抵抗便可大展身手、大开杀戒,可临到门口一瞧才发现,那督护府院大门早早敞开,像是一早便知晓他们的到来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