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长夜孤灯(第5/6页)

谈独策口中所言,所有人也都明了,当下不由得陷入沉思。

“我知道一条路。”石桌旁安静已久的少年突然开口,声音轻轻的、却激起千层浪,“当初我和师父逃出来的时候走过一条路,是从山中密道穿出,若从此地出发、绕过后山,应当能比直入山谷快上半日。”

他话一出口,不止是姜辛儿,就连滕狐和谈独策也都有些惊诧地望了过来,唯独身边的女子紧抿着唇、一动不动待在原处。

秦九叶并不需要转头去看李樵面上神情,也能知道对方心中经历过怎样的挣扎。而她需得付出十二分的努力,才能让自己不要脱口而出那些话。

她想说她不同意他这样做。此时前往天下第一庄,说不定会再次碰上狄墨和李苦泉,他当初费了多大力气才逃离了那、这些年又付出了多少才躲过一劫又一劫?那些人恨他入骨,巴不得将他扒皮抽筋、挫骨扬灰,他怎能在此时送上门去?

她想说这本就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计划,自己已经后悔方才随口提出,那滕狐若想独闯虎穴便让他去闯,其他人趁早打消这个念头。

她想说一定还有其他办法的,虽然她也并没有想到其他办法是什么。

但这些话她最终都没有说出口。

眼下是抉择的重要时刻,这个抉择不仅关乎他们的成败,甚至可能关乎千万人的生死,不该被她一己私情左右动摇。

而若要进天下第一庄,他们确实需要一个领路人,就算心中再不情愿、嘴上说再多矫情的话,最终她或许还是需要李樵的帮助,而后者既然选择了开口,心中必然已想过这些,她要做的很简单,就是尊重他的选择。

秦九叶依旧没有转过身去,只轻轻拉住了身边人的手。

“我寻路的能力还是不错的,这一点姜姑娘可以为我作证。你可以将你记忆中的路标绘下来,然后先回九皋等我。家里只有金宝,你早些回去我也放心些……”

“阿姊还不明白吗?”他闷声打断了她的建议,随即翻过手掌、扣紧了她的手,“你在哪里,我便在哪里。丁翁村的事因我而起,我不可能让你独自一人去那样的地方。若你执意要去,就必须带上我。”

丁翁村和果然居不是他的家,她在的地方才是他的家。他用尽一切力气才来到她身边,谁也不能将他赶走。

“好。”秦九叶终于望向身边的人,坚定点点头,“我们一起去。”

试药的时候他毫不犹豫便将性命托付给她是因为相信,而眼下她没有半句质疑便要与他同行也是因为相信。

火堆旁再次安静下来,姜辛儿不知想起什么垂下头去,一旁的滕狐鼻孔出气翻了个白眼,唯有谈独策轻咳一声开口道。

“诸位当着我的面大声密谋,不怕谈某转头秉明金石司、将统统你们关起来吗?”

秦九叶深知芝麻大的小官也能压死人的道理,但她此刻听到对方所说,却并没有太多忧虑。

“公子琰偏行险招、藏身竹海是因为那秘方的秘密,谈大人舍弃坦坦官途、守在这小小兴寿镇又是为了什么?”

公子琰说得不错,人心犹如幽暗之火,虽难以窥见但只要靠近便可感知其温度。

从相见的第一面,她便从这黑面亭长身上感受到了一种不同寻常的温度。而她想要的究竟是何答案对方显然听懂了,却并没有直接回答她,只提了个有些不着边际的问题。

“姑娘可知,在山里行夜路的人最怕什么吗?”

秦九叶顿了顿,随即认真作答道。

“最怕没带够口粮和水,又狭路遇虎豹。”

谈独策闻言点点头,抬手将桌上半杯残酒一饮而尽,随后笑着开了口。

“姑娘所言有理,只是同我心中想的还是有些不同。山里行夜路之人,最怕的是不知何时才能望见光亮。”他望着火堆,似是望着某种不灭的希望,“山路崎岖、雨雪风霜、长夜漫漫,只要你知晓在山的那一边、你望不见的远方,总还是亮着一盏灯,你便能坚持下去。因为你知道,只要不停地走、不停地向着那个方向,总有一日能真的与那盏灯重逢。”

人活在世,犹如一场无穷无尽的夜路奔袭。但只要还有想要相见之人,那这崎岖的夜路便没有那样难熬。

这道理,秦九叶在川流院时已经领悟。

“所以,谈大人的明灯如今身在何处呢?”

柴火正旺,火光大盛,谈独策眼中却有什么渐渐黯淡下去。

“承蒙老天眷顾,赐我明灯两盏,一盏闪烁东边,一盏照耀西方。我困于此地并非是我畏惧艰险、不愿再走,而是我知道山那边的那盏灯已经熄灭了。”他说到此处,目光不由得再次落回那刻在石桌上的棋盘,“我也是听到川流院的消息后才知晓的,听闻公子琰派人将他接回了老家,我们连最后一面也未能见到。当初与他在此斗棋,说起日后有机会定要引荐孟兄一同买酒、月下共酌,他笑我深居简出、不喜与人走动,所谓‘日后’只怕要等地府一叙了。如今多年过去他日戏言竟已成真,有些话到底还是不该说出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