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幽暗之火(第3/6页)

“莫非……那夜你之所以会去洗竹山清平道,是有人故意透露了消息给你?”

“不错。甲十三的消息、或者说方外观有秘方的消息,是丁渺间接透露给我的。从方外观到清平道,他算了一层又一层,就是为了借我之手将甲十三拉入深渊。他知道我的行事风格,也知道我这些年用了哪些手段收揽人手来对付他。某种程度上来说,甲十三之所以会染上秘方,是他在暗中推波助澜的。”

阴冷潮湿的感觉顺着背脊一节一节爬上,秦九叶不由得喃喃道出心底最深的疑惑。

“可他们二人素不相识,丁渺为何要这般对他?”

碎木在炭盆中燃烧起来,不一会便化作一团焦黑,公子琰的面容在那团火光中变得有些飘忽莫测。

“你已经见过丁渺,对吗?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

怎样的人?说来也是奇怪,那似乎是个令人想不起究竟是怎样的人。

盲眼公子品了品她短暂的沉默,嘴角勾起些许嘲讽的弧度,似是想起一段荒谬往事。

“他本人当初如何做想我不得而知,但甲十三与丁渺并非毫无交集,这一点我倒是可以肯定。”

秦九叶的心跳得越发快起来。

恍惚间,她又回到了那个闷热的黄昏,小船穿过寂静无风的万顷荷花,将她引向一个藏在绿荷中的身影。那人面容模糊,目光却能穿透时光向她沉沉望过来。

“他们是在天下第一庄时相识的吗?”

“准确来说,应当同甲十三逃出天下第一庄有关。而我之所以知道这些,是因为当初整件事就是由我牵头调查的。”

公子琰的声音渐渐冷了下去,呼出的每一口气、吐出的每一个字都带上了过往寒霜,就连面前烧得正旺的炭火也不能消解分毫。

“甲字营弟子甲十三顽劣难驯,因犯下大错被关在蟾桂谷西祭塔深处,却阴错阳差救出了被囚禁多年的李青刀,在后者的协助下刺瞎守谷人李苦泉、经由暗道逃出了山庄。这件事是天下第一庄的耻辱,也是狄墨的逆鳞。而我身为当时庄中影使,自然要接手这一切。”

“我很快便发现,所谓暗道不过是山庄专门运炭的通道,看起来狭窄不易通人,实则有暗洞可以容人转身,竭力一搏便有可能逃出生天。调查到了这里本该结束了,但那时我认为这样的定论便是承认我的管理有着致命漏洞,便是当着整个山庄中人的面宣告自己的失败与无能。我无法接受这一切,为此不惜在山庄中掀起一阵腥风血雨。我日夜不停地提审、搜查、严刑逼供,不肯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之人、任何一桩可疑之事,终于让我发现了端倪。原来一切都不是凑巧。那天蟾桂谷外运送炭火的通道之所以会开启,是因为有人和那位卖炭翁的小孙女约好了在那里见面。”

“有了这条关键线索,顺藤摸瓜、缕清一切不过只是时间问题。很快我便锁定了一名山庄杂役,此人出身庄中丁字号营,那是庄中人最多的营,每年进出往复、生死淘汰不下数百人,但我第一次见他、让他摘下腰间的牌子递给我的时候,发现那腰牌上有三个洞,其中两个洞已经磨穿了,那是常年带着同一块腰牌做工磨出来的痕迹。他像是被人遗忘了很多年,其间几乎没怎么同人说过话,身体瘦弱不堪,身上一点像样的功夫也没有,看起来已有十五六的年纪,而整个丁字营竟无人记得他的代号,我对他唯一的印象便是那块三个洞的腰牌。”

寂静到能随时随地归于虚无。

这也是秦九叶对丁渺的第一印象,那个自荷花丛中望向自己的身影轮廓越发清晰,她心中的疑雾却越来越重。

“可这样的人为何会想要同外界的人私通?你说他出身丁字营,且多年未曾得到重用,又怎会和甲字营的人相识勾结?”

往事被牵动,公子琰低声咳了起来,半晌才平复下来,轻喘着继续说道。

“若我当时有过如你半分思虑,一切或许还有转机。只可惜当时的我轻世傲物、风头正劲,又怎会多花半分心思在一个卑劣的丁字营杂役身上?而且当时狄墨的怒火都在叛逃之人身上,草草将人定罪关入西祭塔中后,我便将人手派去庄外追杀李青刀和甲十三了。”

“山庄本就是弱肉强食之所,天生弱骨、不能习武的孩子会被蔑称为“人蟾”,意为永远无法走出阴暗塔底的卑贱存在。而彼时庄中的每一个人都知晓那最新被关入塔中的丁字营杂役犯的是怎样的重罪,我的挫败与狄墨的怒火成了一支可以无限书写罪状的判笔,他成了山庄有史以来最大的罪人,逃走的甲十三和李青刀没能承受的一切,便都由他一人承受。甚至久而久之,对他施以惩罚甚至不需要任何罪名,就连庄中最末等的杂役也能在他身上倾泻不满,西祭塔塔底成了人心黑暗的缩影,令人不敢窥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