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被诅咒的土地(第4/6页)
山民们一愣,似乎觉得她说得有理、纷纷点头,有些仍有些担忧。
“可山神会不会惩罚我们……”
“别这么想。”秦九叶上前牵起了那胖妞的小手,郑重对所有人道,“是保佑。山神会保佑你们的。”
这世间什么东西能比肩五个山芋头、三大车馒头、给人以无穷无尽的力量?
是希望。
那些曾经被剥夺走的东西,应当由那山神亲自归还。
众人在火堆旁依偎着过了一晚,许是因为报团取暖是人深埋在天性中的本能,这一晚秦九叶竟睡得格外安稳,第二日天还没亮,便在那些山民的带领下去了附近那传闻中的“藏宝滩”。
浅滩上七零八落地散着些破碎船体,木板和箱子碎片堆成了小山。秦九叶翻遍了整个浅滩,也没有看到自己的箱子,而许青蓝的诊录就在她的箱子里。好消息是,她在来的路上已经点灯熬油地将那本诊录来来回回看了几遍,其中细节记得大差不差。坏消息是,之后她回九皋只怕无法同那位柳管事解释这一切。
一想到当初对方将东西交给自己时的神色,秦九叶就不由得面露苦笑。
她是个做事有规划的人,从果然居的银子到账本,处处透着精打细算。为了南下居巢,她可谓做了完全的准备,几乎掏空了果然居的宝贝,还咬牙买了不少可能会用到的家伙什,特意分了三个箱子去装、以防天有不测,谁知这贼老天就是不想让她好过,竟连一只箱子都不给她留。
或许人生就是如此,没有准备地踏上旅程才是常态。
想通了这一点,秦九叶反而不再纠结消沉。她将箱子外还算结实的绳索拆下来备用,又砍了几只竹筒将先前收集的药草一一封存进去,随后牢牢绑在身上,最后拆了几只长而结实的箱板捆在一起,一并打入随身行囊之中。
姜辛儿见状满脸写着拒绝二字,反复强调接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赶,说不定要翻几座山,两人都要轻装上阵,带足干粮和水才是重点。对此秦九叶没有解释太多,此去确实是自己一意孤行,便同对方说,若是不想同去,可以留下等她。
不知是不是为了许秋迟的那柄腰扇,姜辛儿最终还是跟着秦九叶一起上路了,那些山民都难掩失望之情,对错过了一位顶天立地的山匪头子感到遗憾,目送着她们踏上那条通往旧日都城的险峻之路。
启程后不到半天时间,大雾便从这无边无际的绿色深处钻出来,瞬间填满了每一处缝隙和角落,视野像是被蒙上了一层白纱,瞧什么都白茫茫的一片,时间久了会令人生出眼睛出了问题的错觉,听闻曾有困在山里的人因此挖掉了自己的眼睛。
但渐渐地,四周开始寸草不生,绿色被焦黑的土地取而代之,在绵延起伏的山脉间蔓延。
古时山川图鉴上描绘的居巢古国有着赤色水、黛色山、蜜色云。
其中赤色水是指渂江,这条江曾是沣河支流,因为两岸特殊的山石土壤而成奇异的赭红色。黛色山则指溟山中一望不可见尽头的密林,因为连年阴雨、不见日光的缘故,不似寻常山脉青翠,反而呈现出一种发黑的黛色。至于蜜色云……
秦九叶环顾四周那一株株漆黑的枯木,山火将它们烧得面目全非,但她依然能从裸露在地面的部分分辨出一二。这里应当曾有一片漫山遍野的竹林。溟山一带特有的一种竹子名叫海云竹,竹叶上覆着一层浅金色的薄霜,阳光下浅黄带白,聚集在山腰时似是新染的蜜合色纱料般挂满山间,是为“蜜色云”。
只是如今的渂江早已因洪水改道,海云竹也化作焦土,原本的三色国度只剩下黑白两色,变成了只有灰烬和大雾的世界。
秦九叶气喘吁吁俯下身去,轻轻拨开半截黑色枯竹根部的土。
竹子的生命力最是强悍旺盛,火烧可以摧毁绝大多数山林,却难轻易毁灭一整片竹林,因为竹根深埋地下、节节相连,只要根部还在,一个春秋过去笋尖便会破土而出。为何这里的竹林过去二十多年仍未能复原呢?是因为那些在土中疯长的蜜蕈吗?
“我总算明白那小鬼为何答应得那样痛快了。她是算准了这雾气一时半刻不会散去,就算领着我们乱走也瞧不出什么来。”
姜辛儿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秦九叶有些好笑地看一眼对方那张写满不痛快的脸,半是玩笑半是安慰道。
“很多大山都是这般变幻莫测,进山需得掌握好节气和时机,有时候一年到头能进山的日子也就那么几日。你可以理解为那山神奶奶也是有脾气的,你得挑她脾气好的时候去拜访,否则便会受迁怒。”
又或者,这溟山的山神本身脾气就不太好,一年到头也没几天好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