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一朵纸花(第2/4页)
“督护,陆参将可是已在城外候着咱们了?”
离开那座岛、踏上岸边的一刻,她瞬间便换回了称呼、再不唤他三郎了,仿佛那座岛上发生的一切都是一场梦,而如今梦将醒来,一切都将回到原点。
邱陵有一瞬间的沉默,而那黄姑子一听她口中称呼,瞬间撑着船离了岸。
眼瞧着再沾不着财神爷爷的光,黄姑子面上难掩失望与不甘,小眼一转望向岸上的七姑,不死心地继续拉着生意。
“这浅滩泥泞难落脚,姑娘要去何处?可需要马匹代劳?在下的朋友就在附近,一唤便可……”
“不必了。”那七姑闻言不知想起什么、拒绝得分外坚定,“雨再大,我脑袋也还没进水,为何要骑马?何况还要付银钱……”
她嘟嘟囔囔地蹚水走远,秦九叶远远望着,只当对方同自己一样是个一毛不拔的性子,心下倒是确实生出几分惺惺相惜。
只是江湖路远,她并不知晓这一分别,日后是否还有同对方再见之日。
但她还是握紧了手中的哨子,末了小心将那东西贴身放起,方做完这一切,只听一声尖锐声响自身后传出,她转头望去,只见一道信烟在远处升起,随即在空中留下一道纤细的烽烟。
她望向邱陵,后者神色凝重,两人不约而同陷入沉默,再次一言不发地赶起路来。
雨停过后的璃心湖畔风仍未停,云雾在被吹皱的湖面上迅速变幻,将水天搅成一团混沌。
暴涨的雨水从湖心漫上浅滩,晨曦的光在交错的枝条根系中跳跃,被那一前一后两道影子剪碎踏破又恢复如初。湿透的鞋靴踏入没过小腿的湖水,再从水中带起一阵泥沙,单调的水声在矮树丛中回荡,彻夜未合眼的人听久了便会觉得困顿。
但对于此刻的秦九叶来说,这条路走得越长,她的心便越是忐忑。
她不知道城里究竟出了何事,理智告诉她,九皋城那样大,就算出了什么事也并不一定同自己有关。但不知为何,在这个无人开口说话的寂静清晨,她的心却始终无法安静下来。
终于,矮树丛到了尽头,眼前视线变得开阔,那道燃起的烽烟已清晰可见,似乎离黎水码头尚有段距离。
陆子参不愧为习武之人,隔着数百步远便已觉察到了他们,当即纵马疾驰而来,行至跟前后从马背上翻身而下,一脚踏入浅滩中,蹚着水便奔了过来。
各自熬了整夜的三人面上都写满倦怠,眼中的情绪却似头顶翻涌的云海无法止歇。
半晌,陆子参才缓缓行了个礼,他赶来时明明动作匆忙,待到开口时声音却沉重而滞缓。
“昨夜城南两处先后起火,其中一处看方位正是我们先前尾随慈衣针时追查到的街巷附近。属下无能,晚了一步,未能在城中将人拦下,请督护降罪。”
城南?那四条子街先前不是刚起过火吗?这次莫非又是那川流院的手笔?
秦九叶的心并非因停下脚步而沉静下来,反而跳得更慌乱了。她低头清理起裤脚上的泥沙,试图掩饰自己此刻焦灼的心情。
那厢邱陵亦是眉头紧锁,显然也对眼下那城中的情况感到棘手。城中走水是大动静,夜里城门关闭,按理来说日升前都是行动的最好时机,瓮中捉鳖总好过大海捞针。然而待到此时城门已开,对方此时或许早已不在城中。
“先前不是派人在城南盯着了吗?怎会出了这么大的动静却连个影都没逮到?”
“我们人手有限,所以城南出事后,我与高全按照督护先前吩咐,最先封锁了南闾门和东阖门、以断对方后路。但事后才发现,对方很可能一开始便没打算就近从东南方向撤离,而是反其道而行之、直奔城北而去,赶着城门开启前后、水道最拥挤的时候走脱了。这时机拿捏得实在太过恰到好处,让人不得不怀疑是我们这边走漏了风声。可负责追查这条线索的都是我们自己人,属下实在不愿怀疑……”
陆子参的声音低了下去,似是不知该如何继续说下去。但下一刻,他面前的年轻督护便立即将他的话接了过来。
“不用怀疑我们自己的人。”
邱陵的声音疲惫却坚定,像是全然没有思考和挣扎便给出了他的答案。
但只有他自己明白,他之所以能在此刻表现得毫不犹豫,是因为早在计划来九皋的时候,他便已经仔细推敲过这一切。他既选择同这些人出生入死,便不会怀疑他们的忠诚。
陆子参闻言心下一缓,只觉得心中那股难受劲终于过去了些,连忙追问道。
“那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邱陵沉吟一番,缓缓开口道。
“或许是我这边出了问题。”
排除了所有可能性,那最不可能的那一种或许就是唯一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