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方外有岐(第3/4页)

果然,片刻之后,一旁的那佩剑的道士有些不耐烦地开口催问道。

“诊了这么久,可诊出什么没有啊?”

七姑慢吞吞缩回手来,下意识擦了擦额头的冷汗,讪笑一声后斟酌着开口道。

“观主少壮朗健,正是精气饱满的好时候。眼下应当只是有些忧思过度,伤了神韵,待我开上一副药,再佐些十光散入眠,便能精神焕发、重振威风了。”

对方此言一出,整个房间内便有一瞬间的静默。

外行人或许不知,但行医问药之人都知晓何为十光散。这东西乃是早些年从南海外传入龙枢一带的,药性霸道、药力绵长,只需二三钱便能令一名成年男子昏睡上一整日。但它并无治病的功效,只是说得好听点便是镇痛有奇效,说得难听些便是给将死之人缓解痛苦用的麻痹之物,医者是不会轻易说出这个名字的。

这些隐秘之事寻常病患大都不会知晓,但这元岐好歹出身道观,对药散一类的东西未必不熟悉,这七姑只怕是要遭殃。

秦九叶眼珠飞转,心中的焦虑快要溢出。

下一刻只听那暖榻上传来一声叹息,那元岐果然开口说话了。

“十光散?”他的声音带着点笑意,语气却透着一股寒意,“怎么?你是觉得我无药可救了?”

对方此话一出,那七姑吓得当场跪地求饶。

“观主英明!小的、小的不是这个意思!小的只是说这十光散见效是最快的,当下能解观主的燃眉之急。观主若是不喜,我这便另寻些能立竿见影的方子来……”

还立竿见影的方子?那元岐的破烂身子骨病得不是一天两天了,真想根除沉疴旧疾,怎能急于一时呢?

秦九叶听得频频摇头,心思却还得分出一半来忧愁自己那点小算盘。

早前她还指望着登船后能见机行事,说不准能私下同这元岐交流上几句、问一问那秘方的事,可事到如今她算是看明白了,这江湖中人一个赛一个的不好惹,她若贸然开口,难免会被人怀疑目的和用心,到时候别说探消息,只怕都别想活着下船了。

她这厢正想着,突然听得身后砰地一声响,一阵刺鼻的烟雾弥漫开来,却是那一开始抢在前面的大汉丢出一颗烟丸来,随后趁乱撞开房门夺门而去。

这一出实在令人始料未及,秦九叶离得近些,当下被呛得有些喘不过气来,只道原来这质量好的烟丸是如此有用,想着日后一定要搞些来傍身,下一刻突然便觉身后白光一闪,烟瘴中那咚咚远去的脚步声戛然而止,门外走廊再次归于死一样的寂静。

片刻后,那黑脸汉子的身影自烟瘴中走出,脸上依旧是那副神情。

“没点本事也敢上我方外观的船。可是觉得我们好欺负、一心只想着来混银子?”

对方的声音轻描淡写的,秦九叶却看到了他收剑时吞口上沾染的血迹。

江湖上风言风语近三月,直将这方外观说得凄风苦雨、终日饮恨,如今一见可远不是那么回事。至少这使剑的黑脸汉子绝非等闲之辈,身上煞气十足,绝非传闻中所说的那留守观内的武功微末的幸存弟子。

是天下第一庄已经插手了吗?这方外观究竟还藏着什么秘密?眼前这一局究竟又要走向何处?

秦九叶又重重咳嗽了几声,总算将那烟丸的烟气从肺里挤了出去,随后想定了什么,上前一步开口道。

“小的杨远志,是……”她略微一顿,眼睛瞥一眼那瘫坐在一旁的女子,顺势说道,“是七姑的旧相识。方才听七姑所言,得了些启发,斗胆上前一试。”

地上的七姑闻言,颤巍巍抬头看她一眼,显然有些不明所以。

秦九叶没有看她,径自趋走上前,不等那佩剑壮汉反应过来,已将药箱摊开在地上,占好了位置。

有了那大汉的前车之鉴,她只道自己的生路决计不在身后的那扇门上,而在这张病气缭绕的暖榻上。

方一走近那张暖榻五步之内,她鼻间便嗅到一股微弱香气。她一边低头假意摆弄药箱,一边偷瞄那张放在暖榻旁的桌案。

那张镶嵌着细碎螺钿与宝石的小案上堆满了烛灯,烛灯间放着一只青釉狻猊香炉,那淡淡的香气便是从其中溢散出来的。

炉顶已无半点烟气,想来其中之物已然燃尽,但她仍能分辨出这点残存的香气是什么。

那是乌松子研磨成的粉末,纯度很高,几乎没有掺些其他香料。乌松子药性霸道,只需指甲缝中的一点,便能令人陷入昏睡,制成香粉燃烧后更是见效迅猛。只是此物不可长期接触,长期服用会令人神智昏聩。

最重要的是,它还是十光散中最主要的成份之一。

她终于知道为何方才这元岐听到“十光散”三个字后会有那般反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