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迷魂汤(第3/5页)
都说都城最出纨绔,什么熬鹰犬、驯虎豹的大有人在。可如今来看,哪里比得上这养鸭子的邱家二少爷一半荒唐呢?
梁世安足足沉默了半刻钟,这才勉强笑笑道。
“原来如此。二少爷当真是个妙人,竟中意这有些野趣的东西。”
“可不是吗?”许秋迟话音一转,神色越发神秘起来,“不仅如此,我还对这修道炼丹一事颇为感兴趣呢。正所谓道法自然,不去自然之中,如何才能得道啊。”
梁世安闻言先是一愣,随即面上也浮现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来。
他抬手拿起白玉石案上的蜜酿一饮而尽,再开口时声音也似掺了蜜一般。
“如此说来,我倒听闻一物,二少爷定会感兴趣。”
许秋迟眼神微动。
“哦?说来听听。”
那梁世安做作地左右看了看,确认这汤池四周再无旁人,这才拉近对方、低声说道。
“这是江湖门路上的秘药,服下便可精神百倍、百病不侵,二少爷想不想试试?”
许秋迟一双凤眼转了转,有些不以为意的眯起。
“这世间怎可能会有令人百病不侵的东西?梁兄莫不是诓我吧?”
梁世安常年游走都城纨绔子弟之间,能混到如今,多少要凭几分博闻强记的真本事,眼下竟被一个养鸭子的纨绔当众质疑,方才有些好转地面色又不快起来。
“你可是觉得我是那信口开河之辈?要么便是在小瞧我?”
许秋迟见状,当下露出些忧愁的神色来。
“怎敢?梁兄不知,前阵子这城中一户大药商遭了秧,说是船运的货出了问题,我现下对这卖药的可是提着十二万分的警惕心。毕竟是入口的东西,总不能吃坏了身子。”
“可是苏家的事?”梁世安面上多了几分讥讽之意,却无半点惊讶、显然早已知晓什么,“那是苏家自己不小心,也怪不得旁人。不瞒你说,我这的东西,可比苏家的要纯正得多。”
梁世安说罢,转动眼珠观察了一番周围的动静,确认那先前的侍女与大汉确实都已离开,这才在许秋迟耳边耳语一番。
偌大的汤池一下子安静下来,只闻泉水流动的声响。
不知过了多久,男子怀里的鸭子似是有些被拘得不耐烦了,拍打着翅膀挣脱开来,顺着那温热的汤泉游向屋外了。
梁世安终于直起身来,将询问的眼神投向许秋迟。
“二少爷意下如何啊?”
许秋迟凤眼眯起,从善如流地笑着。
“如此,便有劳梁兄了。”
****** ****** ******
负责打扫的侍女也轻手轻脚地开始做事时,烟雾缭绕的白玉汤池旁已空无一人。
都城来的公子早被抬去前院雅间醒酒,而他那位尽地主之谊、出手阔绰的纨绔朋友亦不知去向,白玉石阶前除了狼藉的杯盏,便只余些许窃语还回响在水雾深处。
掌事侍女做着收尾工作,不知为何始终也没找见那最后一块垫小几的绒布,最后只得草草收场,却在离汤苑几步远的树丛里发现了那件有些眼熟的金线锦衣。
若她没记错的话,这衣裳正是那位邱家二少爷的外裳。
视线下移,树丛间的花草被踩塌了些,不远处的檐廊下还隐约可见一排湿漉漉的脚印子。
掌事侍女面无表情地盯着那沾了酒渍的衣裳看了看,随后将那衣裳捡起来,一股脑塞进臂弯上挎着的篮子里,随后端起那些还未清洗的碟盘杯盏,继续向前走去。
做这一切的时候,她甚至没有心虚地左顾右盼。因为她知道这衣裳的主人定已“抛弃”了它,而她对这一切早已见怪不怪。
谁不知道邱家二少爷是个有情趣的怪人?品味虽是一流的,这举止修养却是末流,酒气上头便是连件衣裳、连双鞋子也不愿好好穿。亦或者有钱人家的少爷都是如此,穿过一次的衣裳和鞋子,不管是镶着金线还是银线,都是可以随意丢弃的。
掌事侍女摇摇头,一边在心中暗骂着那不上道的纨绔,一边思忖着篮中锦衣洗净之后、挑了金丝来卖,是否能多换些银子。
盛夏时节的园子里,就连风都是暖的,湿漉漉的脚印在阳光下迅速消失,连一丝水痕都没有留下。
而那脚印的主人如今已向着后院走去。
穿过这一小段浓荫遮蔽的檐廊,便可直通这雅苑的最深处。
此处同前院周到精致的陈设相比,显然简陋了许多,铺院子的石砖上覆着厚厚的一层青苔,整个院子中只得一张石桌,桌上只有一盘棋,似是下了一半的样子,但却积了厚厚的尘。
石桌旁,绿衣女子早已听闻动静转过身来,她抬眼见那披着紫色绒布的男子也不觉奇怪,转身将一早准备好的铜盆与布巾递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