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2/4页)
“村长爷爷,支书爷爷。”
赵想快步上前扶住二人。
“你终于回来了啊!”
两位老人看着赵想,浑浊的眼睛都湿润了。
“我回来了。”
赵想看着熟悉的村民们,轻轻说道。
赵想回来的消息,不到半小时就传遍了赵家村。
老赵家和老宅的人都收到消息了,他们沉默地坐在屋里。
大家本以为他们会像以前一样跳出来让赵想对他们负责,毕竟他们在血缘上是他的亲人。
然而这两家人却十分安静,目前没有一个人出现在赵想面前,打着亲人的旗号让赵想照顾他们。
不是他们懂事了,而是他们不敢。
远远看去,一身军装的赵想是那么的高不可攀,他们都不敢走近。
两家没有一个孩子成才,除了赵想。
偏偏最争气,最有出息的孩子被过继了。
赵德和赵前这对父子别提有多懊恼了,因此心里十分难受。
他们不过来,也是不想心里更难受。赵想有多狠心,没人比他们更清楚。这么多年,赵想在外面吃香喝辣,从没想起过他们就能看得出来,赵想不喜欢老宅和老赵家的人。
他们过去也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还不如远离给自己留点面子。
只是他们父子懂事了,却有人不懂事,总有人的脑子是带坑的。
“赵想,你还敢回来。”
不得不说,赵立业和周菊花不愧是母子,看到赵想所说的第一句话都差不多。
“阿想为什么不敢回来?周菊花你想做什么?还有没有把我们这些老家伙放在眼里。”
不用赵想出声,老村长他们站出来维护他。
“……”
敢和赵想呛声,不过是仗着她亲生母亲的身份。然而面对老村长他们,周菊花的气焰一下子就消失了。
“我,就是说说,又没真不让他回来。”
周菊花小小声说道。
“滚。”
老支书一点也不客气地吼了一声。
“对、对不起。”
周菊花被吓了一跳,然后连滚带爬地走了。以前的她很嚣张,认都不怕。然后现实生活给了她毒打,现在的周菊花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嚣张了,在村子里都不太敢和人争强好胜。
“阿想,别和她计较,这就是个浑人。”
老村长他们拍了拍赵想的手。
“我知道,谢谢村长爷爷,支书爷爷。”
赵想拉着二人的手感激地说道。
回老家了,当然要回老房子看看。
赵家被老村长他们照顾得很好,家里很干净,一尘不染。
院子里也没长杂草,屋顶的瓦去年秋天才捡过,没有漏水现象。
赵想打开自己的卧室,里面的布置和他走时一模一样。只是书架空了,床上没有被子等。
“这屋子我们一个星期过来打扫一次,前两天才打扫过,所以屋子里很干净,阿想你回来直接就能住。”
老支书双手放在桌上,没在上面摸到灰他很满意,说明儿媳妇她们打扫得很用心。
“谢谢村长爷爷,谢谢支书爷爷。”
赵想说完,立即保镖送上了各种营养品。
他既然回老家,自然不可能空手而回。
除了给亲近之人的礼物外,还有一大包糖果,村子里的孩子过来,每人抓一把糖塞他们兜里,把孩子们高兴得啊!
“来,吃糖。”
“谢谢幺公(幺爸)。”
赵想听到有人喊他幺公时,双眼都瞪圆了。
天啊,几年没回来,他的辈分又长了啊!
不过辈分和年纪没关系,所以该散的糖还是要散。
成年人脸皮薄,不好意思要糖,赵想就给他们一人抓了一把瓜子和花生。
这个他们都接了,一边吃一边和赵想聊天。
赵想坐在坝子中间,家里所有的凳子椅子都搬了出来。
没有凳子和椅子坐的,门槛也能坐。
很快赵家院子就挤满了人,比过年还要热闹。
现在赵家村年轻人出去打工的人不少,因此留在老家的都是一些年纪比较大的老人和孩子。
孩子们跟爷爷奶奶生活,虽然没有父母陪伴,但是在吃食上比父母在家时要好多了。
父母每个月会寄钱回来,家里吃肉的次数增加了,孩子的身体自然也就变好了不少。
“阿想出息了。”
老村长和老支书坐在堂屋里,看着一身军装的赵想,两老感慨道。
曾经的赵想又黑又瘦,过继后让赵家两老一点点给养好了。要是还在老赵家,他可能都活不到成年。
他们在为他而感到高兴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发小他们而开心。
赵想过得好,他们在首都自然过得也不差,这孩子有良心。
虽然他们在信里一直说自己过得很好,但是没有亲眼见到,他们还是不太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