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第3/4页)
更何况以赵磊对赵想的了解,他绝对不会是一个小小的军医,只是有些猜测只是猜测,他也不敢说出来而已。
“你能有认知就好。”
赵想知道他真的反省了,这才放他一马。
“去跟大爷好好谈谈吧。别现在家庭条件变好了,大妈回头跟他离婚。”
赵想对赵磊说道。
作为儿子,当然要负责把父亲引回正途了。
“好。”
赵磊去找他爹了,父子谈心比赵想去说要好,起码赵磊爸的颜面保住了。
赵磊爸这几年受周围一些人的影响,对家中妻子有嫌弃的感觉,只是现在大妈手中掌握着财政大权,这才看起来没赵磊明显。
赵想是怎么发现的呢?也是中午吃饭时,赵磊爸喝了酒说漏了嘴。他在羡慕邻居的妻子,觉得对方才是一位好妻子,对丈夫俯首帖耳,对婆婆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我的天啊,当时赵想就觉得这样的想法很可怕。
他是你的妻子,不是你家的奴隶。为什么觉得邻居家那样的妻子更好哟?
赵磊妈虽然会大声说话,甚至在丈夫做事时还会因为他做得不好而生气。但是她对这个家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再说了,现在赵家的小吃店,还是赵磊妈做主力,结果赵磊爸就开始飘了,觉得妻子不好了。
他有什么资格这样想呢?
别看赵磊爸和赵想之间有淡薄的血缘关系,可赵磊是帮理不帮亲的。
别说赵磊爸还没到那地步,就算他只是想一想,赵想都觉得他这样是不对的。
即使到了后世,有许多男人也对妻子的付出视而不见啊!因为有了网络,总觉得网上的女性大多数都不好,男人才是无辜的那个。
其实真正受苦的还是女性,网上那些才是少数啊!
然而男人就是不听,他们只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却不愿意睁开眼去看真相。
都说男子不会共情母亲,确实大部分的男人是这样,他们只会站在父亲的视角去看待母亲,对她们受的苦根本不会理解。
记得那些被拐女性逃离狼窝后,她的儿女们的反应吗?他们对母亲的痛苦视而不见,反而怪她一去不回头。
这样的儿女,换成赵想也不想要啊!
她们是被拐去的,不是自愿与人结婚生孩子的啊?而她们的儿女明明读过书,为什么还要怨母亲离开呢?
所以赵想无法理解这样的人,不仅是他,其他正直善良的人也只会看不下去。
他从来都不是偏心女性,而是他看到了女性在生存中受到的待遇大多数都是不公的。
如果赵磊不能理解他的苦心,那么赵想不会助纣为虐,只能放弃这个发小了。
幸好他们父子还有良心,经过赵想的提醒,开始反省自己。
晚餐的时候,只有赵想和家里的女性吃得开心。
赵家父子三人,一个比一个郁闷,连赵小弟都没能逃掉,放学回来后被赵想批了一顿。
“读书都读傻了吗?家里的活看不到?别拿着读书当借口,难不成连扫地这样的活都不会干了?”
赵想骂人时,赵磊父子只敢在一旁看着,根本不敢插嘴。
而赵磊妈和赵磊老婆,甚至是赵幺妹都没出现。
她们知道赵想是在为她们出气,一开始她们还没发觉家里男人的改变,毕竟天天在一起,“灯下黑”罢了。
可是随着赵想挑明,让她们发现了家中男人们的卑劣。
在乡下时,男人要是不干活,连幺妹都能吼她爸,从什么时候起,幺妹干活慢了还会挨骂?
因为看得清楚,所以她们才不出来劝赵想,任由家中的男人被骂。
就连孩子也没抱进去,让他亲眼看看自己的爷爷父亲和幺爸是怎么被骂的。
这世上终究还是有人能治得了他们的,而赵想就是那个人。
赵磊他们在赵想面前,一辈子都抬不起头,不敢和他大小声。
如果有一天他们敢和赵想对着干,只能说他们的前途也到头了。
有了赵想这个靠山,家中女性的腰杆一下子就挺直了。
也是她们的错,就不应该惯着家中的男人。本来想着他们工作读书辛苦了,因此平时一点小事都不和他们计较,结果反倒是助长了他们的气焰。
于是赵磊家女性开始改变,对男人们也不再惯着。每天工作和读书回来,家里的活也要干。
洗衣做饭就不说了,其他的事要和妻子分摊。
赵幺妹也不再帮父亲和兄长弟弟干活,有了赵想提醒,她才知道自己以前帮他们,只会害了自己。
凭什么他们就能回家躺平,而她却要在工作回来后,还要帮他们洗衣服?
家里除了大哥的衣服是大嫂洗的外,父亲和弟弟的衣服都是幺妹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