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第3/7页)
赵勇军脑袋都想破了头,也不明白这是什么操作。
“他们作弊,被监考老师抓到了。”
赵想一点也不同情他们,既然你们敢做,那被发现后把人赶出来不是很正常的吗?
被赶出来怕丢脸,就装疯卖傻企图混过去。可惜他们装得再像,最后还是被戳穿了。
考试作弊这件事,肯定不仅会让他们丢了面子,还会丢了里子。
大概是他们表演得得太过,最后整个县都知道他们作弊的事了。
赵立国也差点成为典型,因为他差点也作弊了,只是因为坐在老师眼皮子底下,太过害怕没敢而已。
在家里做了好多心理准备,一想到赵勇军父子二人就不敢再打复习资料的事。
现在的赵想可不是以前那个无依无靠的人了,他父亲已经回来了。
赵德明显很害怕对方,他是不会帮赵立国跟赵想认错道歉的。
所以高考后,发现自己可能不及格的赵立国,又回到了学校上课。
对于他的出现,老师和同志当着面没说什么,私下就不是很清楚了。
赵立国脸皮也厚,这样都还待得下去。
不过赵立国的事和赵想他们没关系,在等通知书的时候,春节也悄悄来临了,赵家人开始准备过年的物资。
有些东西可以早点买,比如花生,比过年前几天买要便宜一点。
还有瓜子,也可以提前买。只要不让它潮湿,就能放很久了。
随着过年一天天接近,赵家里里外外被大家打扫得干干净净。
赵想甚至亲自拿起毛笔写起了对联。他的毛笔字一般,但胜在工整。
“阿想,你还会写毛笔字啊!”
赵勇军看着和大街上卖得一模一样的春联,他觉得自己对大儿子还是不够了解。
总以为自己够了解他了,现实又给了他一巴掌。
写好的春联没贴,要等到大年三十再贴。
考试过后,赵想的学习告一段落,他现在每天不是背书,就是上山抓兔子。
今年他和赵勇军抓了不少兔子和野鸡,都做成了风干兔和风干鸡。
现在抓的兔子是用来吃的,新鲜兔肉也有新鲜兔肉的吃法。
不管是红烧还是手撕,味道都不错。
蜀省在后世可是吃兔子的主力军,没有一只兔子能从他们省活着离开的。
兔子关在鸡笼里,要吃的时候就杀一只,赵爷爷每天都在硝皮,原来的皮给老伴做了一件被袄,这一次要给大孙子做一件衣服。
首都的冬天很冷,他们刚过完年就要去首都,搞不好那里的雪都没化。
大孙子身体不太好,比起棉服,还是皮袄更暖和一些。
做完皮袄,兔皮还有多,赵奶奶又给儿子孙子,多做了一副手套。
同时赵磊和赵玉也在赵家人准备年货期间收到了录取通知书,是他们心仪的学校。
就是赵想的通知书一直没来,不过大家也不着急。因为赵想是他们省乃至全国的高考状元。他如果都不被学校录到的话,那问题就大了。
据说还发生了冒名顶替的事件,录取通知书被人截了,没送到本人的手中。
幸好赵想提前发电报给了顾老,他老人家安排人盯着。
于是好多人被抓了个现行,从此录取通知书只能本人来取,不然就是邮局的工作人员把录取通知书送到本人的手中。
而且为了不让坏人冒名顶替成功,国家发了通知,告诉所有的高考生,被学校录取后,到学校会进行摸底考试,一旦发现成绩和高考时对不上,那么他和他的家人都会被抓起来审问。
这则通告一出来,好多准备伸手,和已经伸手的人都把手缩了回去。
录取通知书都交到了本人手中,冒名顶替的事只有最开始出现过,后面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而赵想的录取通知书就差点没到他手里,这件事还得从他的通知书从学校寄出去开始说起。
赵想是他们县,甚至是市里到省的状元,也就是说他的成绩是他们省最好的。
在他的成绩出来后,盯着他的人就多了。
有一名高官的儿子就盯上了赵想的成绩,想冒名顶替他去学校。因为他没考中心仪的学校,而且再也找不出比录取赵想的学校还要好的学校了。
于是通知书一发出,对方就从那家学校寄通知书的老师那里打听到了。
于是在省城的时候,就把通知书给截了。
赵想在家里等了许久,没等到自己的通知书。要知道他可是他们省的第一名,就连赵磊都收到通知书了,是省城的一所专科学校。他的成绩确实超出了预期,赵磊家人再次给赵想送了厚礼表示感谢。
连赵磊都收到通知书了,赵想却没收到,是不是有些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