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第3/6页)
因此鸡内脏,鸡肠这些都留下了,还被赵想和赵奶奶收拾得很干净,加起来都快有一小盆了。
拿出一只野鸡单独放好用来炖汤,其他的都用调料腌起来,这样做好后才够入味。
第二天除夕,祖孙三人早早起来,早餐随便吃了一点,先把对联贴了。然后就开始忙碌起了团圆饭,今天做的菜有点多,所以三个人都不得闲。
赵想把五花肉切成片或是块,切块的用来做红烧肉,切片的则是用来炸酥肉。
原来这里的人有没有吃酥肉的习惯赵想不知道,原主当然也不清楚,他在赵家就没过一天好日子,对外面的世界知道的也不多。
赵想不清楚没关系,但是从今天后,赵家村渐渐流行起了过年过节炸酥肉的习惯。
炸好的酥肉捞起来放在盘子里,放凉一下拿一块起来吃,又酥又脆让人吃了还想吃。
“这东西真不错,就是有点费油。”赵奶奶看着锅里的油,幸好今天是除夕,不然这锅油得心疼死了。不过味道是真的好,她喜欢吃。
也幸好是过年,家家户户做菜都舍得放油了,做出来的菜味道比平时好了不少。
哪怕有人闻到赵家厨房传出来的香味,也没有人妒忌羡慕恨了。
家家户户都分到了猪肉,赵家两个满工分,一个八工分的,因此分到的猪肉不少。只要肯干,工分越多的家庭,分到的肉就越好越多。
相反,那些没有工分的,或是工分很少的家庭,分到的肉就很少,还全都一些边角料。
他们心里再不满,也不敢说出来。
自己赚得少,分到的自然也就少了,说出来也是他们没理。
孤儿寡母的家庭,有村子补贴,虽然只有一斤肉,可全是肥肉。炼出来的油可以吃好久了,油渣也能用来炒菜。
因此他们家这个年过得也不错,起码比另外几家过得要好。
赵四儿家粮食不够,用自己的名额和人换了粮食,就要了一斤五花肉,一大堆人过年就吃一斤肉。
见到的人,谁不笑话赵四儿一家啊!
“那个有人在家吗?”
就在赵家人忙着煮团圆饭时,赵四儿提着肉上门了。
“四大爷,你有什么事吗?”
听到声音赵想手上沾着油从厨房走出来,他刚才正在做滑肉,因此手上除了油还有淀粉这些东西沾上。
“就是想问问你们,能不能和我换些粮食,要白面。”
赵四儿尴尬地看着赵想,他不敢和村子里的人换,因为他们全是大嘴巴,不出一个小时,全村都知道了。
赵家就不一样了,他们嘴严,只要自己来的路上没被人发现,就不会传出去。
“可以。”
赵爷爷走出来,从他手中拿过一斤五花肉,正好家里的两斤五花肉不够吃,这一斤五花肉来得很及时,可以多做点红烧肉了。
“给你。”
不一会儿赵爷爷提着三斤白面出来,递给赵四儿。
“谢谢幺爸”
赵四儿向赵爷爷弯腰道谢。
一斤五花肉,换了三斤白面。
“爷爷为什么同意和他换?”
赵想不明白。
“你不是喜欢吃红烧肉吗?咱们家的两斤五花肉你分了一半出来做酥肉,剩下的一斤做成红烧肉就少了。”
赵爷爷慈爱地看着大孙子,只要是赵想喜欢的,他都想替大孙子满足上。
“谢谢爷爷。”
赵想举着手抱了一下赵爷爷,这才回厨房继续忙去了。
“唉,赵四儿一家真是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赵奶奶在厨房,把五花肉洗干净切成块,和他们原来的放在一起。
“不知道说什么就不要说了,今天这事我们要烂到肚子里,绝对不能从我们嘴巴里说出去。”
赵爷爷叮嘱老伴和大孙子。
“知道了。”
赵想和赵奶奶不是不知轻重的人,他们向来不爱说闲话,不用赵爷爷叮嘱他们也不会这么做。
赵想明白赵四儿他们的打算,一斤五花肉,他们一大家子一人顶多吃半块。换成白面包成饺子或是擀成面条,大家也能多吃一点。
没有肉吃肯定难过,可是饿肚子更难受。
因为和自家无关,祖孙三人浅浅提了一下就闭上了嘴。正好这个时候张百草他们来了,赵家出去迎接客人。
因为开饭的时间是十二点,所以快十二点时,张百草带着牛棚从人来到赵家,他们也没空着手,而是提了十几个鸡蛋过来的。
这鸡蛋是村民给张百草的诊费,他攒了好多天才攒够了十二个。
幸好天冷了,鸡蛋也能放,换成夏天放久了鸡蛋会坏。
“大爷大妈,新春快乐。”
大家一进门先说吉祥话。
“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