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2/6页)
同时也想因为赵想,和他身后的师父拉近点关系,这样村民平时有个头痛脑热啥的,也好求到张百草身上。
这样的想法,赵想知道,张百草他们也清楚。
等到晚上赵想去牛棚继续和大家学习时,说起了今天的事。
“阿想,你那个村长爷爷和支书爷爷不愧是人老成精啊!下午要不是人多,我们都想揍赵前了。不过村长他们的决定也很好,就该这么罚。”
赵老师上完课,对学生说道。
下午他们也都去了,赵想的声音他们再熟悉不过了,连顾老都被人扶着过去。
幸好赵想本人没事,他们才没冲上去揍人。
“嗯?”
赵想思绪还在学习上面,没反应过来他话里的意思。
“你这是把我们也骂进去了啊!”
钱老指着赵老师说道。
“抱歉抱歉,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想说,赵家村的这一对搭档很精明,知道从阿想身上下手。”
赵老师向牛棚几位年老的先生们道歉。
“没事,我们理解你的意思。阿想,若是有一天他们求到你头上,你直接把人带过来吧!”
顾老开口,大家都没意见。
“哦!谢谢爷爷伯伯,阿想知道了。”
这才反应过来的赵想,不过他没多说什么。
既然大家都同意了,他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而且他也是赵家村的人,不管是不是原主,他现在也是赵家后人。
而且村子里不是谁都想欺负他,也有对他不错的人在。
像赵核桃、赵磊他们,和赵想的关系就挺不错的。万一有一天他们真求到自己头上,赵想还能袖手旁观吗?
谁都知道这不可能,所以他最好的做法就是什么也不说,由长辈们自己决定要不要帮。
而顾老的话让赵想知道,他们会帮。
也对,大家都是充满了理想主义的人。哪怕他们对某些村民很是不喜,却也不会在对方求到他们头上时视而不见。
这格局,可不是普通人能达到的。反正他应该是做不到,他不会给自己讨厌的人看病。
不过赵想正努力朝着他们这种思想前进,虽然他还不能完全做到大公无私,但是他已经在努力了啊!
牛棚里的决定村长他们不清楚,赵想也不会出去到处说。
真正到了那一天,求到爷爷伯伯们身上时再说吧!
牛棚里有一位爷爷在没下放前是农学家,赵想家种地有好多都得到了他的指点。
自留地里的作物,生长得比村子里其他人种的人好。
明明还没到成熟的季节,就有不少人围着赵家自留地指指点点,要求赵想分享心得。
起因是今天有一个村民看着赵家自留地的红苕叶长得很精神,忍不住刨开泥巴,本来想顺手揪根红苕尝尝,结果看到地下那满满的红苕,明明还没有到挖红苕的时间,红苕已经他们的红苕成熟后的大了。
正好对方又是个大嘴巴,没多久全村就知道了。而赵想当时正好去自留地拔草,可不就被村民们围住了嘛!
“啊,就这么种的啊?和你们一样种的,可能是我打理得好吧!”
面对村民们的围堵,赵想非常的暴躁,但又不想暴露牛棚的大家,于是信口胡说。
“不可能,我们种了几十年的地,真有啥子我们的红苕怎么长得没这么好?”
村民摆明了不相信赵想的话,已经有村民找村长他们去了。
等村长和村支书带着赵爷爷赵奶奶他们过来时,只看到赵想坐在地边上,对着村民喷。真想没吃亏,几人就站在人群后面看戏。
“你们几十年的种地经验有个屁用,你晓得什么时候给红苕上肥吗?你们不都是把红苕种地头就不管了吗?有谁给红苕追肥的?一个个除摘叶子勤快外,平时连红苕地都懒得去吧?”
赵想那张嘴啊,还真是不饶人,把所有村民骂到低头。
是啊,谁去红苕地里管过了?他们往年都是这么种的,平时除了摘叶子回去煮外,平时都不去红苕地,更不要说给它们追肥了。
这个问题没有人想过,他们觉得红苕好种,不需要多管就能结许多,但是他们没想到地种久了也会缺肥。
他们不舍得把农家肥用到红苕上面,自然红苕的长势也不如赵家的自留地好了。
自家的农家肥,大多数人都换成了工分给村子的主粮施肥。只有赵家没有这么做,而是自己留下来用在了自留地上。
因为是众所周知的事,赵想这么一说大家也相信了。
村长他们来时,事情已经快要解决了。
“赵偷子,你站到起,敢跑我叫村长爷爷打断你的腿。”
某人想要偷溜,赵想直接把人喊住。
“赵、赵想,我真不是故意的,别打断我的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