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第3/4页)
壁灯光线明亮,再亮却也不可能与太阳争辉。
位于船只底部的压舱室终年不见日光,不免有一股潮气,徘徊不散。
天花板、墙角、地面,各式符文无处不在。
人被符文包围着,似乎能感到空气里存在着一股莫名气息,有什么被封印在符文中。
莫伦:“从照片来看,巨人的骨骼很健康,全身没有明显外伤。我就有了一个问题,她是怎么死的?”
麦考夫:“展示牌标注了发现骸骨时的场景,骨骼呈现出平躺仰卧的姿势。现场没有衣物、没有肌肉组织、没有蝇虫痕迹。这位巨人是怎么进入压舱室的?为什么船上只有她,其他人去哪了?”
两人相互摇了摇头,这些都是回答不了的问题。
那就做一些能做的事。
莫伦提议:“不如把每间房的符文都记录下来,说不定会发现某种规律?”
“好想法。”
麦考夫取出随身记事簿,“就从这间房开始吧。我南您北,一人记一边。”
“可以。”
莫伦并不打算分开去不同房间勘察。
这艘船承载量高达两三千人。
如今,连带旅行团在内却只有三十二个活人在船上。
十分之九的区域都没人。
分开行动的话,一旦遇到意外,喊人都喊不应。
话不多说,开始记录符文。
这是一个大工程,撇除三~五层的船舱被改建另作他用,要查遍剩余区域预计至少十几个小时。
半小时后,两人记录完毕,走出了压舱室。
当两道身影消失在走廊尽头,压舱室墙壁上的红色实心圆符文闪了闪,又黯淡下去。
冬季,斯德哥尔摩的昼短夜长让漫漫长夜变得更长了。
人有正经事要做的话,只觉得时间紧迫,没空感叹夜色。
一夜一天很快过去。
莫伦与麦考夫紧赶慢赶,把整艘幽灵船的符文都记录下来。
不能说毫无收获,至少确定一件事——这艘船的来历与死亡森林有关。
在幽灵船的大片符文中,发现了死亡森林里的同款未知文字。
上个月,童话镇的「梦神剧场」也闪现了这种未知符文之中的两个字符。
工作人员说它们的意思是『梦境』与『死亡』,是游吟诗人提供的设计灵感。
代表『梦境』与『死亡』的符文也出现在幽灵船上。
船上不只这两个字符,还有同属一个系统的其他意义不明的字符。
尽管有了这个发现,却依旧无法再进一步。
没有更多线索去破译未知符文系统的完整含义。
那些字符的排列方式似乎是完全随机。
也不知诗人诺亚是如何确定其中两个符文分别代表“梦”与“死”的含义。
疑惑中,夜晚再临,又到了休息时间。
在幽灵船的第一夜无事发生,第二夜也该万籁俱寂里过去,希望明天上午能在符文研究聊天会上有所收获。
留一盏浴室的壁灯,将门半开半掩。
卧室借到一缕昏黄幽光,没有彻底陷入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里。
晚上十点半,两人洗漱完毕。
确保壁炉柴火充足,小气窗敞开通风。躺到枕头上,没一会就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是三小时,或是快要天亮了?
麦考夫在半梦半醒间觉得后背有点冷。
下意识猜测该不是自己的被子被枕边人卷走吧?
难道莫伦在克制了一个多月之后,终于决定小小报复伦敦那一夜的夺被之仇了?
不,莫伦应该不会这样幼稚,不会在这种时候搞恶作剧。
麦考夫智地否决了这个不靠谱的胡乱猜测。
是不是因为自己靠窗比较近,外面大降温起风了,所以感到冷意?
那也不对。幽灵船被玻璃建筑笼罩着,船窗根本没有直接暴露在户外。
接连否定两个猜想,人也醒了。
麦考夫睁开眼睛,先确定被子完好地盖在身上。
紧接着,他眼神蓦地一凝。
哪有什么风,窗帘仍旧纹丝不动。
然而,窗帘缝隙中赫然钻出了一团团灰雾。
灰雾散发着冷意,无声飘移,直扑双人床方向。
麦考夫来不及多想,侧身一翻,只想先把莫伦护在身下。
莫伦隐约感到潮湿冷意。
半醒未醒,不确定是不是某人又抢她的被子了?
下一秒却感到了温热气息扑面而来,笼罩在她全身上方。
这下,莫伦一秒清醒。
不等她问话,脑袋被麦考夫直接按到他的胸口。
然后,麦考夫另一手迅速拉起被子,将两人都笼在被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