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3/4页)
麦考夫:“其中有没有谁是你比较熟悉的,他/她也想做演员,但后来突然消失不见了?”
雷欧刚要说没有,但想起一个人。
“阿仕顿,之前住在我家隔壁,他是黑熊剧院的编剧,一直在我这边买报纸。去年二月,他离开前的那一周,有一天非常高兴。”
“我去给他送报纸,他兴奋地说在百老汇找到更好的工作。他找不到别人说这个好消息,忍不住向我炫耀一下。要我保密,之后请我吃巧克力。但没有后来,他突然搬走,再没找过我。”
麦考夫:“阿什顿几岁了?长得怎么样?”
雷欧:“二十岁左右,长相一般。一米七的身高,大鼻子,黑色头发。”
雷欧也讲不出更多特征,因为阿什顿就很普通。
莫伦追问:“你有没有发现他离开前哪里有古怪?”
“我不知道是不是古怪。”
雷欧之所以记得阿什顿,不只是没等到对方说要送他的巧克力,也是因为当天对方的气味奇怪。
雷欧:“阿仕顿很高兴的那天,我觉得他身上很臭,就是那种掉在粪坑里的臭味。我问他是怎么一回事,他也不说,就呵呵傻笑。”
莫伦:“你知道阿仕顿的全名叫什么吗?”
雷欧:“阿仕顿布鲁尔。”
莫伦与麦考夫都记下了这个人。
阿仕顿布鲁尔,编剧,他说被百老汇的某家剧院聘用,是真的吗?他的消失是单纯从贫民窟搬走,还是另有其他隐情?
之后的路上,雷欧没能再提供更多线索,他真的不清楚。
用他的话来讲,去下等剧院的观众其实都不怎么关心别人的生活。
能赚钱养活自己就不错了。除了知道亲近的家人朋友过得好或坏,没时间去关心外人的动向。有那个空闲,宁可去看几次演出。
话糙不糙,这就是现实。
平克顿先将打好石膏的雷欧送回家,再驱车将莫伦、麦考夫送回柏树街1号。
这一番折腾,已经是22:30。
今夜不是毫无收获。
至少发现一个疑点,曾经在黑熊剧院出没却又不辞而别的那些人,多是独自在纽约打工,在这个大都市没有关系亲近的朋友。
就像是编剧阿仕顿,他无人能分享喜悦,只能对相对熟悉的邻居报童说出换工作真高兴的心情。
平克顿:“之后,我准备去打听一下百老汇的哪家剧院雇用了这位阿什顿。如果没有的话……”
平克顿摇了摇头。
往好了想,阿仕顿是换工作不成,返回了家乡;
往坏了想,『兰格剧院』就在百老汇。
从时间来看,黑熊剧院的编剧阿仕顿去年二月不告而别,演员洛琳达去年十一月也突然离开。所谓的攀高枝,是不是前后掉入相同的陷阱?
莫伦:“如果百老汇没有阿什顿的入职记录,说明存在一定问题。雷欧说的那天阿什顿身上很臭,找到臭味的背后原因,说不定是一个突破口,明天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查起。”
平克顿:“好,我会先去打听今晚的警方突袭,是否有人在暗中搞鬼。”
是否有人意识到黑熊剧院被盯上了,继而要搅乱演出呢?
就像是前段时间,他去黑市查避孕套也遇到了一定的阻碍,时不时有警方突击围剿。
平克顿没再多说,这些事都等明天再说。
“时间不早了,两位今天刚回纽约,好好休息。明天可以晚些,我们中午再见。”
“晚安。”
“晚安。”
莫伦与麦考夫目送侦探驾车离开,转身进入别墅。
不急着洗澡,先去起居室小坐缓一缓。
在凛冬夜风里折腾几小时,现在喝一杯热牛奶吃些饼干,驱散一身寒意。
两人靠在沙发上,放松下来。
莫伦侧头,这会颇有闲情地打量麦考夫的肩膀,“我以为您会抱着雷欧走,没想到是扛着。”
麦考夫:“曾经我告诉过您,我没有背人的经验。同样,我也没有抱人的经验。我不认为有必要让雷欧成为实验对象。”
那要谁做实验对象?
麦考夫握着陶瓷杯,喝了一口牛奶,没有再往下说。
莫伦眨眨眼,也没有就此追问。
她话锋一转,“听起来您有扛人的丰富经验?”
莫伦不由脑补,该不是年幼版的夏洛克被扛起来过吧?
麦考夫看得懂莫伦的神色,“不,我没有扛过人。只是体验过田间生活,扛过装满袋的农作物,也扛过被打晕的肥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