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点心方子(第3/4页)
李丰收觉得,崔家人有人情味儿,别看是旧的椅子改的,但是他还挺高兴的。
崔大山也觉得李丰收为人不错,有眼色,活干得好。虽然吃的多吧,但是一个人能干俩人的活,这饭给的多值。
这边打着椅子,铺子门口进来一人,年纪有些大,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穿得很是体面。
李嬷嬷站在门口也没过来,喊了句有人吗。
李丰收站了起来,看看人,又看看崔大山,这人看着不像来吃饭的,先看崔大山怎么说。
崔大山没见过这人,站起来道:“这会儿铺子打烊了,要吃饭得等一会儿。”
原先崔大山是想着时时刻刻卖酱肉包子,来人就能买,但崔如英说做铺子了,该歇着歇着,别太累了,就到点儿打烊。
李嬷嬷道:“崔小娘子可在,我是安定侯府三娘子身边的嬷嬷,三娘子想早些接崔小娘子回侯府,这便派我来了。”
崔大山愣了愣,这会儿二丫也揉着眼睛从里面出来,“是来接如英回侯府吗?”
李嬷嬷看了眼二丫,这个估计是崔如英的姐姐了,她笑着又重复了一遍,“马上学堂要开学了,三娘子也想崔小娘子早些回去温习功课,所以才让我接人的。”
今儿早上二丫还算,妹妹啥时候能回侯府,下午侯府真来人了,她心里还有点儿不好受。
不过早晚都得回去,二丫道:“爹我去给带个路吧。”
二丫又对李嬷嬷说道:“嬷嬷,我妹妹还在家里,我……我带你过去吧。”
李嬷嬷看着有点严厉,二丫还有点害怕。
李嬷嬷点了点头,二丫跟崔大山说六丫在屋里还睡着,“爹你看着点儿。”
然后就出门了,李嬷嬷是坐马车来的,二丫没坐车,就在前头带路。
快到崔家,马车旧停在了巷子口,二丫带着李嬷嬷进巷子,到了家门口,家门大开,她喊了声“如英”,崔如英从里面出来了。
“二姐,你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崔如英再一看,李嬷嬷站在院子门口,她道,“嬷嬷来了,可是三娘子有事儿?”
看李嬷嬷的神色,不像是坏事儿,想来和许娘子无关。
李嬷嬷把刚刚跟崔大山说的缘由重复了一遍,“但也不必急,三娘子说天黑之前回去就行,小娘子有啥事没办妥的,先依着小娘子。这事儿也和许娘子说过了,放心就是。”
崔如英点点头,“没什么事儿,那我收拾收拾东西,嬷嬷来里面等吧。”
崔如英带李嬷嬷进屋,然后给李嬷嬷倒了杯糖水,就去收拾东西了。二丫看了看,也跟崔如英过去了。
崔如英要带的东西不多,带回来的衣裳,还有一本书,别的就没啦。
二丫亦步亦趋跟着,“……如英,你这就要走了。”
崔如英故意道:“你不是盼着我走吗,我走了你还不开心呀。”
二丫:“哪儿有,我……你走了我会好好用功的,你可得常回来。等你回来那天,家里鸡蛋,我留着给你捡!”
崔家没啥好东西,也只有下蛋的鸡和抓耗子的狗稀罕了。
现在家里鸡每日都下蛋,有的鸡还能一天下两个!也是四郎他俩喂得好,不然肯定下不了这么多蛋的。
这是家里养最多鸡的时候,这么多,她们一家每日每人吃一个都吃不完。
二丫还去厨房翻找东西,路上带着能吃的。
昨天做的卤蛋带了两个,还带了小捧糖炒栗子,别的家里也没有,二丫找布包上,一块塞在崔如英的包裹里。
崔如英不想要,“不缺啥的,不必给我带了,你们留着吃吧。”
二丫道:“也不沉,更何况还坐马车,你留着晚上饿了吃,可得常回来。”
崔如英看着二丫给她装东西,“那我不就不去铺子了,你跟爹说一声吧。放心,我会常回来的。”
崔家没什么事儿,送包子有李丰收,铺子人多,还能忙得过来,就不必等那么晚了,她就直接跟李嬷嬷走了。
她想着陆云蓁或许有事,不然下个月学堂开课,怎么可能月底就来接她。
是什么事儿就不知道了,难不成是身体不舒服,胃口不好,又或是言家的事,大约是言世清吃不下药,所以才用得上她。
从崔家坐马车到侯府很快,一路上,马蹄声哒哒哒,到了侯府,马车从侧门进去,停下之后,崔如英就直接跟着李嬷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