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应允读书(第4/4页)
生煎包现在只卖城东那边,三斤多的肉馅儿,从太阳快落山卖到天黑,都是崔大山跟二丫去,不过比早上出摊儿赚得多。
下午能做二百多个包子,多是十文钱给四个这么卖的,把城东转悠完,包子也卖完了,回来数钱抛去本钱,能有四百多文。
崔大山以前做木工,一个月就拿五百文。
钱匣子现在已经满了,许娘子不在家,他都怕有贼进家。
所以晚上都是留大郎在家,四郎五郎也不让出去乱跑。
崔如英回来能帮帮忙,崔大山他们也能轻巧点儿。
今儿崔如英不打算去城西,一来就这么多包子,分开城东肯定就不够了。若是直接去城西,这城东才卖几日,最起码得今儿过去的时候说明儿不来才行。
做生意,客人最要紧,说一声总比不说好,万一吃着好吃明儿还想来,空跑一趟没准儿以后都不来了。
崔大山还在用大锅煎包子,崔如英看着道:“爹,明儿去铁匠铺子打个平底铁锅吧,煎包子好用。”
铁价贵,一个平底铁锅差不多要五六钱银子,不过崔大山还是点点头,做生意的东西,该买。
有崔如英在,收摊也早,父女三人出门早,回来天还没全暗下,月色朦胧,崔如英转进巷口,看着家门口四郎五郎正蹲着等着。
一个大点一个小一点,两个萝卜头凑在一起。
崔如英看他们似乎听见动静,抬头看了过来,“三姐!你们回来啦!”
两人拔腿就跑,朝着崔如英跑了过来,五郎说话还不大利索,但四郎直接抱住崔如英的腿,仰着头邀功了,“三姐你可回来,我好想你三姐,你咋不等我就去卖包子了,你要告诉我,我也能跟你一起卖,跟着吆喝!”
五郎:“三姐!点心可好吃了!”
二丫瘪了瘪嘴,“行了行了,快回去吧,累一天了。”
四郎直接把扁担上的篮子接过来,“二姐,我俩提就行,水也烧好了,点心还有好多呢!六丫也乖,下午没哭,还把奶喝了。”
崔如英不禁笑了笑,这俩纯纯狗腿子。
到家之后就着油灯吃了点心,往日只吃些红薯,但有点心就先吃这个,不然时间久了也坏了。
崔大山煮了两个鸡蛋,家里也就这点好东西,不管女儿在侯府吃得有多好,一回来家里的东西也想拿出来。
崔如英吃了个煮鸡蛋,又吃了块枣泥核桃山药糕,很快就梳洗睡下了。
次日一早,崔如英起得早,不过她起来没管包包子,更没跟着去卖,而是逛了逛早市。
说了吃肉就得吃肉,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会儿不管是什么肉,都新鲜着。
顺着街一路看过去,除了有卖肉和菜的,还有活鸡活鸭,混着人声,一条街热闹非凡。
更有晨起运来的鱼,在铁盆里,还游得欢呢鱼比鸡鸭猪肉便宜,鲫鱼四文一斤,鲤鱼贵一些,五文钱一斤,鱼摊旁边围着的人不少,崔如英也忍不住在挤进去看了看。
这鱼长得真好,好大一条,鱼头也大。
上次吃鱼还是在侯府,清蒸的一条,那是和鸡鸭不一样的味道,家里都好久不吃鱼了,崔如英忍不住上前道:“老板,我要那条大的,多抖抖水,现在就杀了。”
老板用铁钩钩住鱼嘴,一称六斤二两,“一共三十一文。”
崔如英道:“一文抹了吧,下回还来你这儿买鱼。”
清蒸固然好吃,可她想吃大鱼泡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