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为夫求情(第3/4页)
占了今天装扮的便宜,江婉柔一身素气的衣裙,柔柔弱弱站在那里,脸上因为敷多了粉,有几分憔悴的惨白。
到底是皇孙的生母,皇帝和缓了语气,问道:“叫你跟着君持随军,可有怨?”
江婉柔的屁股还没挨着凳子,闻言一惊,立刻站起来,诚惶诚恐道:“父皇何出此言?您为王爷和儿媳考虑,不忍我夫妻分离,儿媳感激您还来不及,怎会、又怎敢有怨?”
“哦?”
这回轮到皇帝怔了,王妃身份贵重,他也知道自己这事儿做得不地道,奈何陆奉跟着了魔似的,不肯要别的女人。江婉柔当初在齐王府替宣旨太监斡旋,那太监投桃报李,在皇帝跟前说了江婉柔不少好话。
也不算凭空捏造,就是把江婉柔的话如实转达,说齐王妃对圣上甚是感激。皇帝当时听了一耳朵就过去了,圣旨已下,一个女人的意愿,根本不在皇帝的考虑范围内。
如今回想起来,看来儿媳真心对他无怨怼。皇帝心中浮上一丝高兴,神情也缓和不少。
他点点头,“你明白朕的苦心就好。”
经历过寒冬,生病,被俘,江婉柔心中不是没有一丝怨怼,但她藏得很好,顺着皇帝的话头,道:“不止儿媳明白父皇的苦心,王爷同儿媳一样,感念父皇的恩德。”
皇帝显然不信,他嗤笑一声,“他?罢了。”
“淮翊亲手挖的笋?来,拿来给朕尝尝。”
儿子忤逆不孝,好在孙子是个知礼懂事的,皇帝不想提糟心的陆奉,但对陆淮翊的疼爱人尽皆知。
这盘笋是临时叫府中的厨子炒的,从齐王府到皇宫的路程,早凉透了。皇帝比陆奉这个亲爹给面子,尝了一口,夸道:“不愧是朕的孙子,连挖出的笋都鲜美可口。”
江婉柔笑道:“这孩子心里惦记您,把最嫩的拢起来,谁都不许碰,单只留给皇爷爷。”
“叫王爷都心生妒意呢。”
皇帝眉毛一竖,一双虎目炯炯有神,“岂有此理!他自己不孝,还不许朕的孙儿献孝心,罚他轻了!”
终于把话头扯到陆奉身上,江婉柔克制住心头的怯意,连忙道:“父皇息怒。儿媳……虽为王爷之妻,有自卖自夸自嫌,但儿媳少不得为王爷说两句公道话。”
“王爷那个脾气,您也知道,全身上下骨头和嘴最硬。他心中把您视为君父敬仰,万万没有不孝忤逆之心。”
皇帝的脸色逐沉下来,帝王衮服上的龙首怒目圆睁,不怒自威。
江婉柔定定心神,继续道:“王爷本就是内敛的性子,前些年伤了腿,越发沉默寡言,他心中所想,非以言表,而以行践。”
“与突厥一战时,王爷身先士卒,身上的伤口密密麻麻,儿媳都数不过来。我实在心疼,劝他爱惜自己,王爷反而数落儿媳妇人之见。”
“他道:‘父皇当年勇冠三军,我承蒙父皇重托,膺此大任,岂能畏首畏尾,坠了父皇的威名!’”
江婉柔低垂眉目,皇帝高坐上首,看不到她脸上的神色,只能看见她乌黑的发顶。
“王爷对您敬仰万分,他在战场上浴血杀敌,不仅是为了朝廷,更是为了您!有道是先行后言,王爷不如旁人能言善辩,儿媳却不忍他吃这个哑巴亏。”
皇帝久久不语,忽然,他重重冷哼一声,“你还是来求情,巧言令色,江氏,你大胆!”
江婉柔再次跪下来,低声道:“儿媳所言句句肺腑,您掀开他的衣襟看看,就知道儿媳所言非虚。”
“朝堂上的事,我不懂,王爷惹您生气,他该受罚,儿媳从未想过求情。今日来皇宫,一来许久不见父皇,儿媳想给您请个安,磕个头。二来受淮翊所托,给您送盘笋尖。”
“皇宫山珍海味,自然不缺一盘吃的。但淮翊说您近来胃口不好,这笋爽口,希望您多用些。”
帝王之威雷霆万钧,在皇帝锐利眸光的注视下,江婉柔缓缓从怀中取出一对儿护膝,双手奉于身前。
她苦笑一声,道:“突厥苦寒,王爷腿疾难愈,日日受此折磨。好歹……叫他系上这个,请父皇恩准。”
这对儿护膝是江婉柔临行前随手塞的,恰好是暗红色,和血的颜色有几分像。
陆奉现在走路看不出瘸的痕迹,连皇帝都差点儿忘了,他这个叫人闻风丧胆的儿子,身体有残缺。
皇帝蓦然想起他刚摔断腿时,往外倒的那一盆盆血水;又想起二十多年前,他的生母一头撞死在敌人寒刃下,她身上全是血,用尽最后力气哭喊道:“王爷,救救我们的孩子!”